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第81节(2 / 2)


  穿着官袍的官员,以箩筐挑着密封好的卷题,开始一间间号舍的发放第一场春闱的卷题。

  又一声钟响,仿佛炸碎了漫天春雨。

  意味着考生们可以开始阅卷。

  一时间,翻阅卷题的声音,如瀚海起波涛,刹那间在文院上空中传开,当真宛若一片学海在泛惊涛。

  对于卷题每一位儒生自是都期待和好奇,毕竟关乎他们的未来与前途,认真阅题能帮助他们分析考题中隐藏的陷阱,防止堕入其中,丧失分数。

  每一位考生面容上都流露出紧张之色。

  哪怕是有所修行的修行者亦是蹙眉,尽管修行能增加实力,但是对于作学问,却并未有太多的优势。

  当然,修行者的竞争对象也非乙榜进士列的普通儒生,而是同样争甲榜进士列的修行儒生,这么一来,压力就会大很多了。

  号舍之间,似人间百态。

  刘越翻阅考题,面容上流露沉思之色,一边磨墨,一边思索作答方式与技巧。

  与其相隔数间号舍的徐姓儒生,眼眸微微闪过一抹喜色,随后,狼毫饮饱墨,迫不及待的落笔。

  料峭春寒,冰雨一滴。

  安乐抹去脸上沾染的一滴春雨,一边磨墨,一边将考题笼统的全部观了一遍。

  心胸中也有了几分自信与答案。

  忽而,他磨墨的动作一滞,眉头一蹙,视线盯着卷子最后一道题。

  题目很短,却让安乐眼眸微微眯起。

  “大赵南迁五百载,元蒙皇帝仍气吞万里,麾下悍将无数,问:论北伐与否。”

  第76章 文章初成文碑动,落笔剑气满乾坤

  雨落楸坪鸳鸯瓦,点点轻音伴自来。

  料峭春风裹挟寒意,于简单的号舍内吹拂,让人身躯不由笼罩一抹冰凉,鸡皮疙瘩泛起。

  初步阅卷,安乐对于此次春闱的第一场考题已经有了些许的把握,但是,那最后一道题,却是让他眉头不由蹙起。

  北伐与否……这个问题,竟是出现在了春闱考题中,考生答此题,答的非是题,甚至可说是一个立场的表明。

  “秦相统考,此题……莫不是那秦相出的题吧。”

  安乐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对此大抵也是猜了个七七八八。

  脑海中慢慢将这道题的思路给甩个干净,实际上,对于安乐而言,这题的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而这答案,定然是不会受出题人的欣赏,乃至会被出题人打个零分皆有可能。

  因此,安乐需要从其他地方将该拿的分数俱数取得,这是最保险的做法,在丢弃一道大题的情况下,其他分数皆到手,才能稳稳的冲上甲榜进士列。

  磨好墨,安乐持狼毫蘸笔,开始于卷题上做题。

  或许是因为修行的缘故,记忆力提升许多,读过的书俱是印刻在脑海中,不管是这具身体原本的读书记忆,或是穿越而来的读书记忆,俱是浮涌上心头。

  染墨狼毫,在雪白的纸上书写,沙沙轻声回想,像是人在沙漠中拖曳着腿脚行走,勾勒与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

  春闱第一场,考的内容很繁杂,《礼言》、《圣语》、《行经》、《妖论》等等书籍内容,俱是出题范围。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魏魏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例如此题,便出自《圣语》中的名段,出题自是中规中矩,属于送分题,安乐稍稍思索,便捋清其表达的意思:圣贤太伟大,人民都想不出词来赞美他,功绩也太过卓越了,犹如光芒照射四方。

  答题时自是要先颂扬先古圣贤的教育之功,点名圣贤都做了哪些利于民的事,又用了哪些贤能,随后表达自己的决心,要学圣贤做利民之事,为人民作大事业等等。

  这样的题其实很多,主要还是看审题。

  例如有一题,题目甚是简单:“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这是出自《行经》中的一道题,就需要细细审题,看似简单的题,其实破题点却是弯弯绕绕颇为复杂,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切割,木能兴作,土能种植,谷能养育,其为六府,乃天地自然诞生以孕育万物生灵。

  故又得思路,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圣贤之政便是要帮民众将六府处理好,安排好,得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便为惟修,以此破题后,自然就很好作答了。

  安乐磨墨蘸笔,在卷纸上书写,他用的不是板桥体,而是正儿八经的字体,讲究一个工整和清晰。

  卷面分这种东西,还是颇为重要的。

  每一道题目实际上皆是出题人对考生的考校,暗中较劲的过程,甚至暗藏着出题人的小心思。

  有很多题目出题人只摘取了其中一小段,便让考生作答,若是不曾通读全文,乃至默诵出全文,很容易答偏。

  例如一题为曰:“赋得‘士先器识’,得‘文’字。”

  此题就极其阴险,隐藏了后半段的题干,原句乃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若不知全句,很有可能便答偏了方向,给考官落得一个审题不清的印象。

  做题便是一个勾心斗角的过程,不过,以安乐如今的心神强度,倒是并未感觉多有吃力。

  眉心泥丸宫中,剑炉蕴藏剑气铿锵。

  心神甚至在一次次做题过程中,缓缓壮大,做题亦是养神,甚至,有书墨之气弥漫,被腰间墨池汲取。

  墨池乃书香之剑,画中有香,书中有香,皆可养墨池品秩。

  不知不觉,时间如指间沙般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