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第74节(2 / 2)


  要不是高宗命短,当皇帝没几年就死了,当今上位的时候年纪小,一时压不住朝堂,到了现在才初步平定周边,朝廷早就要和靖王府干上了。

  推恩令一出,靖王府的消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除非此刻靖王府就举反旗,否则就没有以后了。

  但楚家在座的人都知道,造反只有乱世的时候才有可能,大周四代君王都是有为明君,如今更是四方安定,前头还刚刚降了税收,靖王父子除非什么军神在世,不然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造反就是找死。

  楚家一家上百口人能跟着一起作死?

  “靖王府可是有太宗遗命在手,便是当真造反了最后也能留条命在,但是我们这些个跟着他走的那就是九族一起共赴黄泉了。”楚元回说到最后是一字一顿。

  另外他也有另外的想法,就算靖王府好运气,最后真的成了,王妃和世子妃都是他们楚家的,他们楚家没有功劳沾边,那捡条命还不能成吗?最次也不至于九族一起完蛋!

  两害取其轻!

  要是老三还活着,掌了西北的兵权,那他这个做老大也不是不能咬咬牙跟着大干一场,但如今这个形势,楚家再不抽身就要跟着一起死了!

  楚元回叹口气,他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

  楚家下一辈这么多男儿,他承认是有私心一直压着,但也确实没有那眼前一亮能成事的,老二家的也好,老三家的也罢,能守成就不错了,在京都和靖王府之间周旋,就足够难为他们了,更别说跟着靖王府力挽狂澜了,简直是在做梦!

  楚家如今这个境地已然到了悬崖边上了,看似依然风光无限,实则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楚元回作为楚家大家长和侄子们其实日常没有多少温情,等到侄子们大了跟着去了军营他这个大伯照顾也有限,彼此之间感情是有但不多。

  但大家同姓楚,天然站在同一立场,若是世孙还活着三房兄弟俩说不定还倒向靖王府,但如今亲妹妹孑然一身他们兄弟也无大能,今日世子愿意为了大堂妹让他们妹妹腾位置,明日就能为了别人让他们楚家让步。

  他们大伯有句话说的非常对,靖王府父子只看利益毫无恩义,刻薄寡恩,这种人跟着他走也不会有好下场,如今能抽身还是快快抽身,只是妹妹该如何是好?

  三房兄弟俩想着靖王世子妃,靖王世子妃也在想着后路,娘家很显然是和靖王府出了问题,姑姑兼婆婆前些日子匆匆赶去娘家,回来后主院的瓷器就换了一批,就连主院得用的几个大丫头都挨了巴掌,可见主人的火气之大。

  世子妃经过上次让她腾位置的事情已经寒心,本来就一直为死去的儿子吃斋念佛,如今更是一步不出院子,中馈交给了另外的侧妃。

  这个差点被撸掉侧妃位的蠢货还什么都不知,还以为世孙之位能轮到她儿子头上呢。

  不过也不怪她这么想,毕竟世子一正二侧三个妃子,如今只有她有一大一小两个儿子。

  靖王府和楚家虽然不至于断交,但肯定是交恶了,只不过两代女主人都是楚家的,便是有什么也不能做绝了,直到靖王府收到消息楚运被皇帝迎入后宫册封贤妃,楚秀林封为镇南王世女加封平南郡主。

  楚家看到了皇家的态度,有了喜意,但是靖王府收到消息后却上上下下死一样寂静。

  原本镇南郡王这个封号就足够靖王父子如鲠在喉,如今楚秀林加封的平南郡主,虽然不是西南,但其中意味可谓路人皆知。

  京都第一场雪落下之前,皇帝将上次送周明妍和姬长恒的统领梁述派遣到了楚元回的手下,一同去的还有不少上一次考核出来的年轻人,文的武的都有,主打一个从上到下的渗透。

  楚元回看到京都来这些个人虽然心中难免带上苦涩,但也是真的松了口气,皇帝这个态度摆出来,楚家大概率是能捞一条命了,再想想自家闺女在宫里当了贵人,外孙女也养在宫中又是世女又是加封的,还有什么不满足?

  靖王父子这边还是对楚家的背刺难以释怀,楚王妃都吃了挂落,世子妃直接被送进了城外的庙里,然后放出消息要重新聘世子妃。

  不到一个月就迎了西南土司王女儿当王妃,别说楚家收到消息脑子嗡嗡的了,就是京都这边都目瞪口呆。

  没有毛病吧!

  别说大周这边世家贵族和宗室很少数和周边外族通婚,就是真的通婚也没有拿世子妃的位置出来联姻的,南边水军可还在楚家手里呢?直接让世子妃下堂是有毒吧?这楚家可不单单是世子妃的娘家,还是靖王妃的娘家,靖王也就罢了,不顾念妻族的男人有的是,但是像靖王世子这样一点不顾念母族的是真的少见。

  这姬晖当真不做人。

  就在京都所有人都议论纷纷这桩婚事的时候,周明妍和姬长恒一起见了皇帝:“父皇,我和呦呦觉着应该准备起来了。”

  听到靖王府和西南土司王联姻,姬长恒唯一想到的就是西南土司王的三万狼兵。

  西南土司王和大周从开国以来就和平相处着,倒也不是别的原因,主要是土司王所统辖的各个部落都坐落在密林大山里,而且他们还善用毒,前朝和大周都曾经试图扩张过,以前的土司王也脑子一抽出山过,双方结果都很惨淡。

  于是这几十年一直以红密林为边界,两边除了打猎和下山交易,都不在动刀,甚至太宗征讨西边的时候还跟土司王借过兵,也是那时候土司王的三万狼兵出了名。

  后来太宗和当时的土司王瓜分了西边的部分土地和战利品,并且约定互不扰边,又设立了一圈互市,之后就一直安定到现在。

  但是几十年的和平并没有让大周的几位皇帝忘记那里还有三万狼兵在。

  谁不想扩张土地?土司王是不想下山吗?还不是下山后狼兵的优势没有了,但是优势没有了不等于这三万青壯就不存在了。

  所以不但姬长恒听见这桩联姻想到了这上面,皇帝也同样一下子就想到了。

  皇帝有些惊叹又有些赞赏地看着自己的好大儿:“倒是和为父想到一块去了。”这个准儿媳的脾性皇帝别的不知道,但是不喜欢外出走动是真的,除非必要,宴会什么的一律不走动,皇后想要见她,她还能进宫跑一趟,其他人她压根不搭理,“三丫头怎么来了?”

  周明妍站起来抬手行了一个礼:“陛下,开了春我想去西南一趟,解决靖王父子。”

  打起仗来得死多少人?但只要把想挑起战争的人噶了,那战事就能再开打前压下来。

  “儿臣和呦呦一起去。”姬长恒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不说完全康复但已经恢复到七八成了,再不是只能跟在后面做后勤都勉强的样子了。

  第99章 重回京都第十天

  这个新年整个京都上层都过得很紧绷, 主要是靖王府与土司王联姻的震惊之后不少大臣有点回过味来了,在加上皇帝和几位宰辅对于粮草兵将的一系列调派,虽然心里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都知道朝廷和西南靖王之间这一仗怕是真的要开打了。

  靖王府有太宗的遗命在, 只要不作死,哪怕推恩令下去最后分崩离析, 但也依然是大周宗室,作为太宗嫡长一脉自有优待,爵位再将也有限, 即便分了封地经营好了, 后面控制不要造人太起劲儿,传个百多年富贵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朝廷也放开了对宗室的管理,以后出将入相都有可能, 蛰伏个两代再大的恩怨,就凭姓姬也会让皇位上坐着的高看一眼。

  可这要是真的举了反旗那就全完了。

  即便有了土司王插手那又怎么样?人家有三万狼兵, 还能全支持你?

  而且狼兵在山林那是神出鬼没以一敌百, 出了山林再凶悍也有限。

  满朝文武大臣横看竖看, 都没看出来靖王府有什么能赢的筹码, 而且有一说一,若是靖王府真的带了狼兵举反旗, 那就是通敌卖国了,太宗的嫡长子一脉就要被钉在大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