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四章口非(1 / 2)





  此话一出,堂上静默。

  料是谁也没想到谢景熙会突然提及这桩陈年旧案,一时都有些没回过神。

  而王瑀的脸色却肉眼可见地变了。

  谢景熙倒也没再为难他,看向身后的礼部尚书,恍然道:“哦!这案子想必罗尚书也知道。科举舞弊的证据,怎么都会经过礼部。”

  “啊?这……”罗尚书语塞,望着满堂皆寂的同僚,猝然无言。

  “谢寺卿,”刑部右侍郎罗仁甫见状不好,插言道:“分明是韦侍郎的案子,怎么东拉西扯,谢寺卿真是玩得好一手移花接木、声东击西。”

  谢景熙神情浅淡,只道:“谢某只是答王僕射所问,毕竟韦侍郎为何一说起赵竖就失态疯癲,谢某也是好奇得很。”

  御榻上的李冕察觉到殿上气氛的突变,赶紧追问道:“韦侍郎还说了什么?”

  谢景熙沉默,眼神扫过在场眾人,看得礼部罗尚书一阵哆嗦。

  “没了。”

  谢景熙道:“臣再问下去,便只听得他说什么……若是说了就活不了了。臣觉得,要想知道韦侍郎因何癲狂,其实很简单,查一查赵竖的案子或可窥一二。”

  “可是……”李冕为难,道:“赵竖一案四年前已经结案,如今要查兴师动眾,况且韦侍郎透露的资讯实在有限,就这么冒然再查是不是……”

  “皇上英明,”罗尚书赶紧接话,“仅凭一面之辞就随意旧案再查,照此,若往后有人效仿,无论是谁都如此要求,那我朝律法岂不成了笑话?”

  “可眾卿今日又非要朕给韦侍郎之死一个交代,”李冕犹豫,“不查赵竖之案,又如何得知韦侍郎疯癲缘由?”

  罗尚书被问得哑口。殿上一时寂静无声,就连一直咄咄逼人的王瑀都沉默。

  李冕乘热打铁,“依朕看,此案错综复杂,涉及叁桩要案,草率不得,须得从长计议才好。”

  他将手上的供词递给福公公,忖道:“可韦正身为刑部侍郎,此案刑部需得避嫌。穆少尹供职于京兆府,故而京兆府也不便插手。那这案子……”

  他看向谢景熙,颇为为难地道:“也只能交给谢寺卿来查办了。”言讫还故意装模作样地问眾臣道:“各位爱卿可有异议啊?”

  吏部尚书还想说什么,却被王瑀一个眼锋扫得噤了声。

  “行吧。”李冕总算是露出点笑容,对眾人道:“朕现在这头疼得不行,眾卿没事就先退了吧。”说完还虚张声势地“哎哟”了两声,让福公公宣李署令了。

  一眾朝臣怏怏地退了出去。

  王瑀下了石阶,在廊道边与同僚拜别。

  “王僕射留步。”

  身后响起悠缓的声音,王瑀回头,看见谢景熙姿容端肃地行了过来。刚才经过方才的一番舌战,王瑀心下自是不快,当下只是略微侧身瞥他。

  谢景熙却全不在意,依然礼数周全地对他揖到,“关于韦侍郎,下官还有几句话,想要向王僕射呈明。”

  王瑀冷呲一声,仰头转开视线。

  谢景熙态度恭谨道:“实则韦侍郎在癲狂之前还交代过一些话,下官于大殿之上不好言明。”他一顿,特意压低声音道:“韦侍郎在提及赵竖之时,还提到过一件事,便是当初那封调查丰州刺史魏梁的信函,赵竖其实是交给了陈尚书而非沉僕射。韦侍郎说,他早知陈尚书与魏刺史交情甚篤,本想借此引陈尚书出手,往后再揭发其包庇之罪。只是没想到……”

  心头猛然一跌,王瑀瞪向谢景熙的眼神写满惊愕与愤怒,还有一点不难察觉的惊惶。

  久浸官场,谢景熙见识过太多的魑魅魍魎,当下对王瑀的反应自是一目了然。可那抹微淡的情绪一闪过后,王瑀又换回了一开始那种高高在上、不甚在意的态度。

  谢景熙心知肚明,却仍然声音温淡地道:“他说赵竖的舞弊案,实则是王僕射授意的。他也不太明白,为何明明这样一个扳倒陈尚书,肃清沉党的机会,王僕射会甘愿白白地放掉……”

  “也是说到了此处,”谢景熙语露不解,“韦侍郎像是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再也不肯往下说了。还一直念叨说什么说了就活不了了,什么受降城湘北境什么的。”

  “受降城?!”王瑀愕然回问。

  “嗯。”谢景熙点头,“若是下官没有记错的话,魏刺史和陈尚书,似乎都曾在受降城任职过一些时候。只是这湘北境又是指什么,下官便实在是听不懂了。”

  谢景熙说得云淡风轻,而王瑀的脸色,却像是一块被洗去顏色的白綾。

  他知道王瑀听懂了。

  什么湘北境,不过是他引蛇出洞、装聋作哑的一招罢了。

  湘北境,啸北军。

  那是一支曾经誓死跟随萧家,与他同袍同泽,共赴生死的铁血兄弟。

  十年了,谢景熙不知道想像过多少次,自己就像如今这样站在那帮人面前,亲眼从那些人的眼睛里,看见他们听闻这个名字的反应。

  惊愕?悔恨?惶恐?或是任何一种追悔都行。可在这短暂即逝的一瞬过后,面前的人便恢復了那种漠然无视。

  什么都没有、看不见、寻不到、不存在……

  那一点点的情绪波澜,就如同那五万个死守弃城的无名之辈,转眼就被埋入了歷史的废墟,史书之上,亦不见落笔。

  残阳晚照,如火似血,谢景熙就这么定定地看他,而后幡然醒悟。

  他在心里嘲笑自己。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恶人作恶之后,会追悔莫及呢?

  事实上,只要他们的恶行一日不暴露,他们便一日高枕而安、岁月静好……

  而此刻,王瑀也正端着一副淡然的神情反问他,“谢寺卿特地来告诉老夫这些,又是作何居心?”

  谢景熙浅浅地勾了勾唇角,回到,“算是给王僕射表的一点忠心吧。”

  王瑀愕然,又听他道:“画舫一案,牵扯穆少尹和昭平郡主,大理寺职责在身,不能不管。但韦侍郎所言的赵竖一案,大理寺并非非插手不可。而谢家从先帝在时,便不参与党争,下官更是不敢违逆父志,故而方才闭口不言,就是不想给王僕射、也给自己找麻烦。”

  见王瑀神色松动,似信非信,谢景熙补充道:“赵竖的案子虽皇上命下官去查,但大理寺公务繁忙、有日昃之劳,这件案子,王僕射大可放心。”

  王瑀沉默着,目光逡巡在谢景熙的眉眼,似要看出什么破绽来。良久,他才可有可无地哂笑一声,在谢景熙的揖别中甩袖走了。

  斜阳为青瓦红墙的宫禁镀上几多鲜妍,谢景熙立于廊下,看着王瑀行远。

  “谢寺卿!”

  蓬莱殿外的廊道上,沉朝顏提裙而来,叫住了谢景熙。

  眼前的人回头,面上掛着君臣间该有的恭敬和疏离。

  沉朝顏愣了愣,但思及画舫上的事,又觉或许这人的冷淡是为掩饰心中忐忑。她轻咳一声,回归正题道:“关于韦正之死,谢寺卿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谢景熙闻言一愣,但很快便寒目微垂,神情淡漠地道:“臣不明白郡主的意思。”

  沉朝顏以为他有所顾忌,屏退左右后上前几步,道:“韦正的死,我想听你一句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