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95节(1 / 2)





  董春唔了声,转头看汪扶风,“就是年前派了东远知州的周幼青?”

  他是现任吏部尚书,凡有官员升降任免,都要先从他手里过一遍,做了票拟,再交由皇帝用印,故而有印象。

  汪扶风微微躬身,“是,学生派人反复核查过了,资历和政绩都要的,只是不知什么缘故,一直被压着,没升起来。”

  他自然知道什么缘故,那周幼青一不曾出身名门,二未曾拜得名师,自己只是个二甲末流进士,亦无耀眼才学,脑子么,也不够灵光……满朝文武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能升上去才怪!

  有才者甚多,但真正想混出头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故而董春只是嗯了声,就没再多问。

  秦放鹤的声音再次响起来,“学生想着,人该有良心,乡亲们那样掏心掏肺的待学生,学生略有了一点能力,便想回报一二,可巧秀才可免税……接下来的两年,大家的日子明显好过很多,甚至可以吃许多新粮了……”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他说,大家也都能想到了:

  仅仅秀才便是这样,那举人呢?进士呢?

  做官呢?

  一个穷困却知道上进,发迹后不忘感恩的少年形象,便完整而清晰地浮现在众人脑海中。

  最后,秦放鹤又笑了笑,脸上既有少年人的那种蓬勃昂扬,又略略带了一点知道自己可能有些轻狂,但掩饰不住,或者也不想掩饰的野心,“学生只是读书人时,想到的便只有身边的乡邻。可若来日做官,天下百姓,便都是……”

  董春突然笑起来,胸腔都微微震动,像看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年纪不大,野心不小,大言不惭。”

  什么天下百姓,连个进士还没中呢,就敢想天下!

  汪扶风跟在董春身边多年,又极擅察言观色,见此情形,便知秦放鹤过关了,当下抬手往他后脑勺拍了一把,“师公面前,也有你口称天下的份儿!”

  还不快改口!

  秦放鹤心头一喜,试探着望向董春,见他并无不快,当下起身,正种行了大礼,“弟子秦放鹤,拜见师公,狂妄之语,实在惭愧,万望海涵。”

  董春受了,又叫他起来。

  “你很聪明,也很有野心,这很好。”

  这小子看似在说过往,可字里行间全是表白:我无所依靠,我知恩图报……给我多大的舞台,我就能救济多少人!

  用我!好用!

  知恩图报么,这很好。

  他喜欢知恩图报的聪明孩子。

  秦放鹤不敢得意,“是,日后必然谨言慎行,约束自身。”

  在外面,他绝不会这么说。

  又听董春淡淡道:“日后这份聪明和野心,莫要用在自家人身上才好。”

  这就是在敲打了:

  可以往上爬,师门也会帮你往上爬,但假如你敢做一丁点儿于师门不利的事……能把你送上去,也就能把你弄下来。

  “学生不敢!”

  这是真话。

  莫说董门对自己有恩,即便日后对方真做出什么来,哪怕顾忌世俗眼光和评判,秦放鹤也要尽力拯救,更别提什么背刺了。

  眼见事情告一段落,董芸扫一眼神色不明的董苍,忽笑着上前打圆场,“父亲,大喜的日子,您老别这样严肃,吓着孩子啦。”

  董苍皱眉。

  她又想做什么?

  这么快就想押宝?未免太过心急了些,真当父亲看不出来么?

  董芸却不理他。

  蠢货。

  父亲看出来又如何?她也从未指望能瞒过他老人家。

  她想要的只是立场,是表态:父亲您喜欢的,女儿就喜欢。

  对这个女儿,董春还是很疼爱的,顺势微微收敛神色,又瞅秦放鹤,“吓着他?”

  这小子胆子大得很,比当年的汪遇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前头都敢光明正大糊弄老夫了。

  董芸拉着董娘上前说笑,“徒孙大年初一来拜年,您老就没点见面礼么?”

  董春有些无奈地指着她,到底没说什么,只一抬手,后头便有人送上丰厚年礼,还有一个大红包。

  秦放鹤再次郑重谢过。

  今天哪怕只从董春这里带走一颗枣儿,在外人眼中,也是镶了金子的!

  董芸就在旁边捂嘴儿笑,“这可是许久没送出去啦。”

  连着好几年了,几位师兄收的徒孙也没入过他老人家的眼,自然也就不用费什么节礼。

  秦放鹤心思一动,又谢了她。

  董娘眼珠一转,小手拉着董春的衣袖晃了晃,“外祖父,董娘也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