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59节(1 / 2)





  “……非我自夸,同清河府之中诸多考生,有才者我皆读过他们的文章,县试、府试、院试的考卷也都看过,能居于我之上者,寥寥无几。”孔姿清平静道。

  齐振业看看他,再看看秦放鹤,心道少爷您真是出去历了一回劫,人都和煦谦逊了。

  那哪儿是寥寥无几哇,怕是除了饿弟,都入不得您老法眼……

  孔姿清对自己的才学有信心,有这个排名,绝非寻常。

  既然如此,便是秦放鹤分析的那般:考官不喜。

  于是第二场,他便如秦放鹤平日做的那般,试着将华丽辞藻削减了,力求质朴,果然成效斐然,一跃成为第一!

  说到这里,饶是孔姿清也不由得松了口气,“那时,我便知道考官是谁了。”

  正是吏部郎中郑源,在秦放鹤的考官名单上列第六位。

  郑源虽是现任吏部郎中,然他家族中多武官,本人十分嫉恶如仇,之前已先后在兵部、刑部和礼部轮值过,资历深厚。

  “郑源此人,作风干练,酷爱边塞诗,”病去如抽丝,考完都一个多月了,孔姿清还没彻底康复,说了会儿话便喝茶,喝的还是固本培元的暖茶,“我自然要投其所好,用边塞诗做典故。”

  齐振业和秦放鹤听了,也是冷汗直冒,十分惊险。

  郑源酷爱边塞诗,却并非所有边塞诗!

  他颇有些牛心左性,人人都喜欢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他偏不喜欢!

  确切地说,是郑源不喜汉武,便是当初李先生问秦放鹤的,“世人皆道汉武帝穷兵黩武”。

  最后一场策论中,孔姿清引用了许多典故,都很好地避开了,顺利夺魁。

  但很多考生不知道,以至于第三场的名次几乎再次来了个大洗牌。

  第39章 乡试(三)

  说话告一段落,桂生亲自捧着茶进来,三人吃了。

  秦放鹤见他也憔悴不少,便笑道:“你家少爷病了,你也没少折腾,怎么又来做这个?”

  桂生是跟随孔姿清多年的心腹,日常出门办差使的,根本用不着做这些琐碎的事。

  桂生道:“这算甚么!小的六岁就跟着少爷了,看他难受,恨不得以身相替!”

  孔姿清跟着笑了下,“不是说让你这几日也歇着?”

  桂生搓了下手,有点不好意思,“小的又没去考,值甚么!哪里就要歇了……况且小秦相公和齐相公来,少爷必要亲自作陪,小的怕旁人伺候得不周全。”

  说完,又亲自带人更换冰盆,架上鲜切的瓜果,再吃就很沁凉舒爽了。

  做完这些,他行了一礼,静悄悄退到门外守着,不许人随便靠近。

  齐振业也难得夸了旁人的手下。

  确实机灵。

  这几日孔姿清吃不得生冷,只让两位朋友自便,齐振业有点放不开,倒是秦放鹤大大方方取了切好的金黄蜜瓜块来吃,果然甘甜清脆,肉厚汁多。

  见他动手,齐振业才跟着吃了几块。

  跟秦放鹤回家的那趟,他多少受了点刺激,近来着实跟着用了功,忽问孔姿清,“那你明年接着考?”

  八月乡试结束后,来年二月便是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亦称春闱。

  孔姿清盯着清亮的茶水看了会儿,摇摇头,“待到明年开春,我欲出门游学。”

  齐振业本想问为什么,可一琢磨,好像他们的关系还没亲密到刨根究底,便又刹住了。

  倒是秦放鹤看了孔姿清一眼,慢慢将茶盏放回桌上,“如今你养好身体是首要的。”

  古代交通不便,科技也不发达,没办法像后世那般遇山开山,遇水架桥,道路难免曲折,章县距离京城足有一千六百多里,即八百多公里。

  如此遥远,后面天气渐冷,少不得车马并行。

  好马的极限时速可高达六十公里以上,但只能维持很短一段时间,故而天气晴好,道路平坦时,马的平均时速也不过二十公里,且每隔两三小时就要休息,一天跑一百三十公里就很难得。

  若坐马车,更慢,一日也只好三十五公里左右……

  如此算来,车马轮乘,从章县到京城,即便顺利也要一个月。

  以防中途遇到天气不好,或是旁的缘故耽搁,保险起见,至少要提前半月启程。

  而抵京之后,少不得再花个十天半月调整修养;

  再有孔姿清的故交旧友,并各路叔伯长辈等也要登门拜访、聚会,各路文会等应酬,再加一个月……

  而现在已是九月中旬,若孔姿清真想从容不迫地赶上来年二月初的春闱,最迟下月就要出发。

  太匆忙了。

  不过这种能克服的原因必然不会是真正原因。

  秦放鹤摇摇头,丢出一句,“京城有动静?”

  孔姿清并不意外他能猜出来。

  毕竟都能倒推考官了,便是这会儿他跳起来大喊掐指一算,孔姿清也会觉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