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0章





  兵贵神速,即便不是身为军人出身,这些道理他们还是懂得的。

  要是真的如他们口中说的那般,大康离国破也就不远了。

  那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难不成是为等现任皇帝百年之后眼睁睁的看着大康走向灭亡不成?

  皇帝被怼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于是便看向了秦子瑜,希望他能站出来说些什么,可秦子瑜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他的这个反应不仅是皇帝看了感觉奇怪,就是一旁的大臣也纷纷在猜测秦子瑜是不是要抛弃太子了。

  在大康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他们的这位秦将军自幼长在皇后娘娘身边,所以众人理所当然的觉得秦子瑜不论何时都会站在太子身边,可眼下他却无视了皇帝看过来的目光,是不是意味着他也不想保现在的这位太子了?

  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秦子瑜始终都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后来,还是皇帝大发雷霆,硬生生的结束了早朝,这才让那些臣子闭嘴。

  早朝后,秦子瑜被皇帝叫去了御书房里,他进去之后,皇帝晾了他很久没有打理,他以为秦子瑜看见他如此,定会解释一番,结果没成想对方就好似一根木头一般,立在那儿一动不动。

  皇帝越看越生气,抓起书岸上的折子便朝着秦子瑜站着的方向扔了过去,原本以为他会躲开的,谁料当那折子砸在秦子瑜的脸上时他还是保持着之前的站姿一动不动。

  见他这个样子,皇帝又有些心疼,“都不知道躲开吗?”

  “陛下没开口之前,臣不敢自作主张。”

  闻言,皇帝哼了一声,“不敢?朕看你敢得很啊,朕问你,之前在议政殿的时候,那你为什么要无视朕的意思?”

  秦子瑜看了一眼皇帝,然后开口道:“昨日,臣与太子就此事商议了很久。”

  “所以,你们商议的结果呢?”

  “臣给太子殿下出了个主意,此事因太子妃而且,所以臣便让太子劝说太子妃站出来将此事全部揽下来,这样群臣便知道不到任何理由来攻讦太子,可惜,太子拒绝了。”

  皇帝听到最后,伸手捏了捏自己的额头,“这个太子,他究竟知不知道现在究竟是个什么局势啊?”

  “臣以为,太子自己是知道的。”

  听了秦子瑜的话,皇帝顿了一下,看向了他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臣的意思是太子知道自己不能胜任储君之位,而且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察觉出来群臣对他很是不满,可为了不让陛下失望,他不敢说出口,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坐在了不适合他的位置上,殿下曾对臣说过,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他感觉自己仿佛是被人架在火上烤,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得群臣怨声载道,让陛下您颜面尽失。”

  “所以在过去的那么多日子里,他常常感到寝食难安。”

  皇帝听后沉默了很久,他没想到一个太子之位,居然会对自己的儿子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是不是就连你也觉得太子难堪大任?”

  “臣怎么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殿下现在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而且,臣的确是觉得太子殿下难当大任。”

  后面那句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

  “臣妾也是如此认为。”

  御书房门口,皇后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秦子瑜在听见这道声音的时候,心里很复杂,他终究还是辜负了将他养大的人。

  “皇后,怎么连你都这么说?”

  “陛下,太子殿下是臣妾的儿子,自小养在臣妾膝下,臣妾自然明白他是个什么性子,自小时臣妾就一直教导他要有一颗仁慈之心,可却忘记了,身为储君仅仅有一颗仁慈之心是不够的。”

  说完这些之后,皇后看向了一旁站着的秦子瑜。

  “其实,本宫也曾希望太子殿下能有你一半的成熟稳重,这样或许东宫之位他尚可有继续坐下的机会,可惜了,他自生来性子就与本宫极其相似,妇人之仁是成不了大事的。”

  “本宫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人,至于你刚刚说的那番,想必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可本宫并不怪你,你也是为了这大康的江山社稷考虑,相反,本宫还要感谢你,将太子一直不敢同陛下讲的话给讲了出来。”

  “臣妾很早便察觉出来太子他难当大任,可臣妾却假装没有看出来,就是想着或许等几年,他在成长一些说不定就能有所改变了,况且他的身边还有子瑜在,所以,臣妾这些年来一直苦苦撑着,等着太子成长起来,可事实告诉臣妾,是臣妾错了,太子他若是生在一个富贵之家,定然是个极好的人,但他偏偏生在了宫里,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妇人之仁。”

  帝后的感情可以说是不错的,现在听见皇后如此说自己还有他们的孩子,皇帝的心里又怎能不难受。

  “可即便如此,太子就是太子,不能因为他现在不合适就废除啊,他并未犯什么重大过错,只要日后……”

  “陛下,臣妾知道您为难,太子他现在的确是没有放下重大过错,可以后呢?以后的事情谁能说的准,所以,臣妾恳请陛下废除太子,臣妾知道废太子往往不会有好下场,可他毕竟是臣妾的儿子,臣妾不想他吃那些从未吃过的苦,所以只能自请陛下废除我这个皇后,这样,等日后再找个机会说他待在太子之位上不符合祖制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