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第73节(1 / 2)





  郑明又继续吃到了老品种玉米和生态缸养殖的小龙虾,

  每一样都让他拍案叫绝。

  吃完饭后张大婶还邀请郑明去菜地里转转:

  “梨歌为供应食堂特意包了一块地,你瞅瞅,里面的菜都新鲜呢。”

  郑明看见了满眼绿色,各种植物在田间蓬勃生长。

  地块很大,张大厨给他介绍:

  “梨歌不让我们打农药,只让我们施农家肥,我三姑父还是她公司的工人,时不时要沤肥往地里送。”

  “药也不打。”

  张星和张月抢着回答,

  “我们手工捉虫,一条虫1毛钱。跟小洁姐姐换钱就行。”

  郑明已经记不清自己惊讶了第几次。

  居然有这么好的老板?

  “当然啊,我们梨歌是个实在人。”

  张大婶说起老板就像提起自己家孩子,

  “不过就是她包的地块太多了,这些蔬菜根本吃不完。”

  郑明看了看目之所及的绿色,忽然有了久违的心潮澎湃:

  这么好的人,

  怎么能让她吃亏呢?

  于是当天他就把今天的直播剪辑成了一则视频,

  一篇名为“震惊!村办食堂居然不输大饭店!”的视频流遍了网络。

  很多人在饭点打开了这个视频。

  他们看到了全过程。

  有人嘲笑:“这个up主也太夸张了吧。是在演戏吗?广告费赚了不少吧。”

  “不要恰烂钱。”

  “楼上看清楚,这可是村办食堂,又不是大公司的宣传广告。它没必要宣传吧?”

  这话也是。

  还有人跟着留言:

  “那天博主像往常一样开的直播,我看了全程,他那个时不时惊讶的表情不像装出来的。”

  这么说来那是真的?

  于是质疑的人又翻了一遍视频。

  不过他们发现:

  “那个大闸蟹的蟹黄也太丰腴了吧。”

  “是啊,那道蛋黄酥一拿起来就扑簌簌掉酥皮,肯定很好吃。”

  大家默默留下了口水。

  “救命,我为什么要在外卖还没来时打开这个视频,我罪不至此。”

  “现在去这家村食堂还来得及吗?”

  更为感动的是在视频后面郑明说道:

  “陪伴我童年的很多食材就像真正的金针菇一样被我抛在了身后,我以为它们早就随岁月而逝,却没想到它们一直在一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再次相遇。”

  这件事一下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是啊,随着工业化扩张,很多小时候的美食再也见不到了。”

  “小时候买不起红烧肉,现在吃得起了,却不是那个味了。”

  “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乡愁吧,长大后乡愁是一份回忆,我在这头,童年在那头。”

  “呜呜呜我好想回到小时候。”

  还有人问:“如果博主说的是真的,那么是不是回到这家食堂吃饭就能回到童年?”

  热心的郑明于是在置顶评论里点明了这家食堂的地址。

  大家看着看着就很眼熟:“这不是黑石沟吗?”

  “对啊,他家的小龙虾和玉米很有名的。”

  “我翻出名字了,就叫花不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