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你有钱,我有刀第131节(1 / 2)





  科举考试共计十二时辰,只需要将两场考题都答完即可,至于如何分配时间,并无特殊规定。花一棠先答了策文,奋笔疾书三个时辰,选了印象里六个最具代表性的案子,洋洋洒洒写了万余字,写完又看了一遍,自己挺满意。

  此时,已过午正,乃为制举的特殊环节“圣人赐食”,也就是吃饭时间,由金吾卫亲自将桌案饮食送至每间考房屋中,四菜一汤一主食,四菜有:蒸鱼鲜(新鲜的鳜鱼盖姜蒸熟)、蒸小羊羔(配西域进口的胡椒一小碟)、蒸甜水蛋(鹅蛋、鸡蛋、鸭蛋各一小碗),蒸青菜(配有甜、咸味、酸三种味道的沾汁),一汤为羊肉汤,主食是馎饦、胡饼、毕罗和米饭四样拼盘,菜品虽然简单,但做法极为考究,花一棠尝了一口就知道是御膳房的手艺,顿时胃口大开,连要了三份。

  送饭的金吾卫大为诧异,来参考的举子皆是万分紧张,几乎没有胃口,有的人连一口汤都喝不下,这个举子怎么这么不着调,到底是来考试的还是来蹭吃蹭喝的。

  当花一棠吃到第五份的时候,甚至惊动了主考官,新上任的礼部侍郎熊大年,人如其名,长得熊头熊脑,匆匆赶来核对了花一棠的身份,立时释然了,吩咐金吾卫不必大惊小怪,随他去吃。

  吃饱喝足,花一棠打了个两个饱嗝,躺在考房的塌上歇了半个时辰,开始答“杂文科”,这一科不太擅长,断断续续写了五个时辰,直到入夜才算完成。

  此时,已近亥正,夜深露重,风寒天凉。

  金吾卫依次为举子们送上暖炉,几乎所有学子都在绞尽脑汁奋笔疾书,为自己的前程倾尽全力,唯当金吾卫将暖炉送到那个吃货考房时,发现此人系着护膝、揣着手捂,盖着披肩躺在塌上酣然入睡,着实令人震惊。

  这人不仅是个吃货,还是个懒货!

  子时刚过,位于二百二十号考房的举子突然崩溃,企图投缳自尽,幸好贡院经验丰富,早就将所有能挂腰带的横梁全封了,举子上吊失败,嚎啕大哭,企图撞墙,被金吾卫打晕拉走了。

  闹成这般,举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受影响,有几个受了惊吓,瑟瑟发抖,胡言乱语,焦头烂额的熊侍郎忙命人熬了压惊汤送到每间考房,参加制举的举子大多都是士族,断不可有什么万一。

  金吾卫送到花一棠处时,发现他还在睡,姿势没什么变化,只是手里多了一个粗糙的绿竹筒。

  金吾卫不由对此人刮目相看,处变不惊,稳如泰山,这人日后前途定不可限量。

  一夜过去,第一缕阳光照在贡院两个鎏金大字上的时候,花一棠醒了,躺在塌上听着晨鼓震动着天空,抬起手臂,看着手中的竹筒,轻轻笑了。

  三年一度的旦日制举正式结束,或颓废虚脱、或踌躇满志、或面如死灰、或红光满面、或吃饱睡足的举子们提着考篮,涌出贡院,穿过永福门,站在了初生的阳光下。

  花一棠深深吸了一口皇城外的自由空气,笑盈盈看着迎面走来的众人,方刻没睡醒,脸拉得老长,木夏和伊塔满眼期待,靳若嚼着热腾腾的蒸饼,顺手递给他一个,林随安歪头瞅过来,两眼弯弯,“花大举子,考得如何啊?”

  “甚好!”花一棠接过木夏递过来的扇子,啪一声打开,喜滋滋摇了两下,“回宅,大宴三日!”

  *

  旦日大朝会后,辛劳一年的唐国官员各自归家,享受连续十天的年休假,养精蓄锐,待来年再战。凌芝颜自告奋勇在大理寺值班,每日入皇城第一件事,就是去礼部南院转一圈,虽然知道制举开榜日在正月十五,但还是忍不住去瞧瞧。

  张榜墙在南院东墙,是专门修筑的一道专用墙,高丈余,外侧砌了一圈夯土矮墙,前方是一大片空地,墙面新刷了,微微泛着粉色,凌芝颜仍记得六年前,看到自己名字写在这面墙上的情形,苦读十年的艰辛和血泪,在哪一瞬间,化为了流光溢彩的荣光。

  扬都花氏花一棠的名字,亦能出现在这面墙上吗?

  明庶对凌芝颜的行为很不解。

  “若是花四郎高中,以花氏的背景,定也能为林娘子谋得官职,林娘子肯定会拒了大理寺的差事吧。”

  凌芝颜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思,一方面,他求贤若渴,很希望林娘子入职大理寺,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花一棠高中,本身就很矛盾。

  倒是明风一语道破玄机。

  “依我看,无论花四郎高中还是不高中,林娘子都不会来大理寺。”

  明庶:“为啥?”

  明风:“一月两千金的俸禄,和一月一贯钱的俸禄,要是你,你选哪个?”

  “咳,我……我自然是选跟着凌公!”

  “明庶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油嘴滑舌了!”

  “去去去,我这是情真意切。”

  “呕——”

  不得不说,明风说的对。凌芝颜心想,倒不是他认为林娘子是贪财之人,而是他感觉林娘子和花四郎之间有种奇特的羁绊,仿佛一条看不到的线将二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想到这,凌芝颜又有些好笑。

  曾几何时,他竟成了个“信命”的人。

  可偏偏有的时候,又不得不信。

  比如,花一棠总是会遇到命案的神奇运气。

  比如,林娘子总会语出惊人,仿若能预知未来,又仿若——她能亲眼看见死者所见。

  比如,他们总是能心有灵犀,发现藏于层层假象下的毫微真相。

  还有方大夫,根据张少卿的形容,凌芝颜觉得,让他来大理寺——悬。

  足足等了十日,终于,等来了回信。

  还未看信,凌芝颜已经猜到了结果。

  信筒里有两封信,一封来自林随安,写着“思虑数日,林某资质平平,难堪大任,请恕林某婉拒”。另一封是方刻写的,语气可就没那么委婉客气了,“钱太少,没兴趣”。

  凌芝颜笑出了声。

  明庶纳闷:“都被拒了,凌公为何还如此开心?”

  凌芝颜摇了摇头,没回答。

  他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这样,也挺好。

  四日后就是制举放榜之日,他定要早早去占个好位置,瞧瞧扬都第一纨绔到底何德何能,能让这一文一武死心塌地跟着他。

  *

  正月十五,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即将拉开唐国最热闹的节日——上元节的序幕,之后三天,宵禁取消,金吾卫放夜,东都百姓可在夜间出门观灯赏月、唱歌跳舞、看杂耍、瞧百戏、跳大神,欢畅玩乐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