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1 / 2)





  “哦,我还以为他忘了呢,”周老夫人笑了声,回头对张夫人等道:“我原本说过李家的这三郎是个不错的,不管是样貌还是能为,都是顶好的人选,只是又有那句话叫‘能者多劳’,皇上又命他领着兵部那样要紧吃力的地方,他自然得多费心思。倒也不必格外计较那些礼节。”

  大家都点头称是。

  周老夫人有问萧宪:“那他几时来接?叫他不用忙,我正想多留东宝儿几天呢,索性长住些日子。”

  在座的闻言,都有些色变。

  萧大人还没回话,却见东淑拼命地向着他使眼色。

  萧宪会意,便笑道:“老太太,您虽然是疼孙女儿,只是……我看李子宁也是疼他的夫人的。”

  一时引发了些笑声。张夫人也跟着说道:“是啊老太太,他们毕竟是少年夫妻……正是好的时候,娘家住的太长了也不大妥当呢。”

  东淑听萧宪说什么“李子宁疼夫人”,又听张夫人说“少年夫妻”,虽然知道不是说自己,可不知为何脸上滚热,便悄悄地把脸埋低了。

  周老夫人听两人说罢,回头看向东淑,笑道:“东宝儿害羞了呢。”说着探臂把东淑又揽入怀中,“你告诉祖母,你可想回去吗?”

  东淑脸上都红了,虽然她心里是想出萧府,可却不是“回去”李府,加上萧宪跟张夫人说的那样,她现在接茬,实在是有些太羞人了。

  于是只装作没听见的,拱在老太太怀里撒娇道:“老太太别说这些了。”

  周老夫人便又大笑了,抚着她的背道:“这孩子,都嫁人了脸皮儿还这么薄的……怪道你哥哥说你娇呢。”

  萧宪退出去后,东淑找了个机会也跟着溜了出去。

  正萧宪心有灵犀地等在外头,见她出来便笑道:“我就知道你肯定有话跟我说。”

  东淑道:“萧……大哥,我什么时候能走啊?”

  “你这么巴不得要走了?”萧宪笑吟吟地看着她。

  “我倒不是着急要离开老太太,只是……”她跺了跺脚,很难说自己的心情。

  不知道是不是给李衾的那几句影响到,东淑心里总时不时掠过“假的不会成真”那几句,像是一根刺卡着她。

  而且更要命的是,在萧府住的这两天,她总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眼前所见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甚至张夫人陈夫人等府内的女眷们,无处不眼熟。

  她甚至生出了一种自己好像就住在这里的感觉,尤其是在面对周老夫人的时候,看着老人家的脸,是真真切切的觉着,这就是自己的祖母!

  这种强烈的感觉无法压抑,实在是吓到了东淑。

  她拉着萧宪,又怕给人听见,便拽着他往门外走开,一直走到一丛高高的芭蕉树后才站住了,便道:“大哥,我怕我再住下去,自个儿先糊涂了呢。所以我还是快点儿走的好,横竖现在老太太很康健,你只说我回李府去了就罢了。”

  萧宪看着她问:“你说什么‘自个儿糊涂’?”

  东淑皱皱眉,抬手轻轻地在额头上捶了两下:“我也说不上来,就好像、好像……”

  她本来要说“觉着老太太是我的亲祖母”,众人也都很熟悉等话,可是想到李衾那质疑戒备的几句,这句话若说出口,就仿佛她要格外巴结萧家、别有用心一样。

  于是摇头道:“总之我不能再留在这里了,而且给人瞧着也不太像话。”

  萧宪叹了口气:“那好吧,我会尽快安排的。”

  东淑又问:“明值那边可好吗?”

  萧宪道:“嗯,我派人去看过,也告诉了他暂且让你多住两天,那孩子委实伶俐,小大人一般。你只管放心。”

  两人说到这里,便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隐隐地还有说话的声音,是萧浣溪等人从上房退了出来。

  只听萧浣溪道:“唉,这可如何是好,老太太竟认定了那位江夫人是东姐姐,都不知道这件事怎么收场呢。”

  “虽然三哥哥是为了老太太的病着想,可是这法子……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如今又说李尚书大人来接,难道真的要他来接吗?传了出去,不知又要起什么波澜了。”

  “这位江夫人原本是镇远侯府少奶奶,不知怎么忽然和离了,这幸而是和离了,若还是侯府的女眷,可更不好说了。”

  “叫我说,这正是和离了才更要留意呢……对了,三年之期也将到了,李大人是不是也该考虑续弦的事情了。”

  “若真的如此,却不知花落谁家,尚书府的屈姑娘可是也等了两年了。”

  “我倒是听了个风声。”

  “什么?”

  “听说,李家还要从咱们家里挑人呢……”

  这几个姑娘低低说着,竟没发觉芭蕉树后另外有人。

  等他们走远了,东淑才问萧宪:“哦,原来李府跟萧府还要联姻?”

  萧宪皱皱眉,淡淡道:“谁知道,我不管这些事。”

  说了这句,又道:“横竖我只有一个妹妹,已经给他们……”

  东淑见萧宪冷了脸,便不提此事。

  正这会儿那边小丫头出来,探头探脑地找她,东淑便忙叮嘱道:“大哥,好歹快想法子接我出去呢。拜托啦。”

  萧宪才转怒为喜:“知道。”看她忙不迭的回去,心中却又想起还有件事想问她。

  这日,李衾来到了萧府“接夫人”。

  其实这并不是李大人愿意的,却是萧宪威逼利诱。

  毕竟如今在周老夫人看来,东淑仍是在李家当媳妇,要回去,自然是得夫君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