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章(2 / 2)


  “郡主,京都皇上病了2个多月,可还是没定出来太子。到是常常叫辽王,安王侍疾。”

  “哦。”

  看郡主懒得搭理他们的样,被打击到麻木的两人对视一眼,继续自说自话的没完。

  没办法,现在封彪,姜云两个对若棠已经佩服到五体投地。

  东川围城几个月,忽然转了性的主子仁心厚德,只断了城里的水粮,却不下毒,不扔火球,还不下令全军屠城强攻,困守几个月底下的将军们都急了。

  那天他送银鱼和玉葡萄过来,听忽然有心情说话的郡主跟丫头们讲了个在城墙上显出字,图,仿佛神迹的故事。

  又听她说围城是善心,索性在开一条生路给城里人逃难不是更好。

  想到主子让他来时说过,郡主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回禀,也就认认真真把这段闲话写上了。

  谁承想到,1个月前东川城墙上,到处都是陈姓无道,天予兴朝等等类似的话。

  本就断水无粮几个月的城中人心更是惶惶,主子派幕僚进城谈判。说是不忍太伤天和,开出一条安全路给愿意逃出的人绝不追杀。

  没想到就这样拖了1个月,竟然兵不血刃拿下东川。

  要不是主子严令绝不许跟郡主问策问计,他都想把如今北军各种麻烦一股脑说出来,求郡主想办法,哪怕磕头磕死了也行。

  如今只能无赖似的把外面的事说给郡主听,乞求她心情好赏下一句半句话来。

  谁让她的手段管用,主子又肯听肯做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三姐妹换尽姻缘,可最后又有谁能得偿所愿呢!赌一赌吗,小仙女们!

  ☆、第118章

  哎,姜云看着眼前的湖水探口气。

  前些天他唠唠叨叨半天主子曾经的行事,郡主突然对他板脸说。

  “虽然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是大正之道理。

  可大丈夫行走世间,圆滑手段也是必须的。

  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为什么不用,名声这东西虽说虚幻没什么用,可谁不喜欢好听些。”

  当时他莫名其妙,给主子传过去。

  听回信的延平说,接到信主子就招了幕僚议会。

  几个文臣出来时都痛哭流涕的,恨不得为主子立马死了也甘心。

  他虽然看不出这里门道,可也明白是郡主信的功劳。

  如今,他听说皇帝虽缠绵病榻很久,可还没有想立太子,不禁有些急了。才讨人嫌的唠叨不停。

  懒懒擦了手上的油,看了好一会霞光。若棠又给几个人讲了个小故事。

  “一朝的老皇帝快死了,分别招了自己喜欢能干聪慧,和不喜欢很愚笨两个儿子到床前,想要最后考验在传位大统。

  能干的儿子想让老迈父皇安心,治国大策说的是口若悬河。

  愚笨儿子看到重病的父皇,却只是痛哭嚎啕,伤心至极。你们猜猜,最后老皇帝传位给了谁?”

  几个丫头玩笑着猜起来,封彪,姜云两死命把故事每个字印刻在脑海里。

  看着山尽头红红的太阳慢慢掉下地平线,若棠起身一口气讲完了故事。

  “老皇帝想要传位给他觉得是仁孝的笨儿子,但还没下定决心。

  毕竟聪明儿子他喜欢多年了。可身边的內侍却把还不准确的消息偷偷告诉给聪明儿子。

  结果聪明儿子逼宫,本来只是想让父皇传位自己。

  哪知道,他带来的兵马中有几个人突然喊杀起来,有不少不明所以的人,也跟着冲进皇宫,被早有防备的皇帝抓住。

  聪明儿子这回是怎么狡辩都没用了,笨儿子继位后还挺感谢那几个带头动手的。

  要知道,很多人都遇事不敢出头,尤其逼宫武斗。

  也许谁先动手谁先死,可大多数人又有从众心理。

  要不是那些领头的人喊杀起来,也许就不会发生无法挽回的所谓弑父杀君大错了。”

  说完话若棠一身青灰色尼姑袍潇洒转身。

  看了眼旁边呆呆木鸡的两人,瑛姑冷着脸吩咐。

  “你们两过几天给我带些指肚大小羊肉,还有铁签子,香料什么的我要烤肉,别忘了。

  还有上回送来的那个红果包,你们在带些来。”

  吩咐完扭身追上前面的郡主回转寺庙。收拾了鸡骨头的紫霜回头看看依然呆立原地的两傻子摇摇头。

  不解的想,主子怎么派了这么蠢的两人来,真替他们着急。”

  这几会的帮忙,倒不是若棠要管闲事,帮萧策争位。

  不过是苏家,舅舅已经跟萧策站在一条船上。她不得不跟着为自己家谋划利益。

  更何况叶衡的死,全怪辽王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