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0章(2 / 2)


  静怡自是不知道福晋心里在想什么呢,她这刚回了海棠院,耿氏就过来了,一进门就赔礼道歉:“天申那孩子,一放学就自顾自回来了,也没跟着他四哥,没想到会有打架这事儿,要不然,他也能帮帮忙。”

  静怡摆摆手:“天申就是留下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元寿那孩子,性子倔,说好了一个打一个的,可不能叫帮手。”

  耿氏笑着点头:“这也是咱们四阿哥讲道理,有义气,做事儿有原则,和他阿玛一样,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对了,那这事儿,福晋可说了要如何解决?”

  “换个伴读。”静怡简单的说道,耿氏有些惊讶:“福晋也应了?”

  静怡笑着点头,仔细看耿氏的脸色。若不是耿氏自己过来说,她差点儿就忘记还有天申这事儿了。元寿这孩子,向来很有当哥哥的样子,放学若是没特殊的事儿,定是会和天申一起回来的。

  可昨儿,在福晋那边就只见到了元寿和阿布凯,她原先还以为天申没掺和进去,所以福晋没留他呢。现下耿氏却是说,天申一放学就自己回来了,这就有些不太对劲了。

  耿氏这是什么意思?还是说,她是有什么打算?

  “你可想好要找哪家的小公子?你娘家的小孩子,年纪合适吗?”耿氏凑过来问道,静怡眨眨眼,摇头:“不合适,我那大侄子,现在才六岁,刚开始念书没多久,跟不上元寿的学习进度,怎么,你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我?”

  耿氏忙摆手:“我哪儿有合适的人选,这京城里,谁家的小公子多大年纪,学习如何,我可是半点儿不知的。”说着笑起来:“其实……”

  说了两个字又顿住了,静怡也不催,就慢慢等着。耿氏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笑道:“我倒觉得,眼下换个伴读,怕是福晋面上不太好看。”

  静怡挑眉看了她一眼,笑道:“我也知道,只是,小孩子不比大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元寿和阿布凯打了一架,日后若是相处,定是不太和顺的,总不能耽误了孩子功课你说是不是?”

  耿氏点了点头,又摇头:“咱们这样的人家,功课好坏,倒是不用太在意的。”这人脉,更重要些,学的再好,还能去考状元不成?

  静怡听出来这意思,只笑道:“年岁还小,除了读书也没别的事儿做了,咱们当父母的看重功课好坏了,他们也就能在这上面多花一些心思了,少出门去闯祸闹腾了。”

  耿氏点头:“倒也是这么个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手心莫名其妙长了个红痣,不痛不痒的,花开也就没放在心上。然而,昨天晚上突发奇想按了一会儿,发现这红痣居然有心跳!

  难不成这里面养着个蛊?谁给花开下蛊了呢?会是个什么蛊呢?

  ☆、第 75 章

  等元寿从宫里回来, 静怡就问了天申的事情:“往日里你们兄弟都是一起回来的, 昨儿怎么没一起?”

  元寿摆摆手:“我让他先走的, 要不然打起来他碍手碍脚的,额娘, 是不是耿额娘来说了什么?”

  “嗯, 就是替天申道歉,觉得没能帮到你。”静怡笑着说道,元寿撇撇嘴:“耿额娘是太小心了些, 天申也是我兄弟,和我是一个阿玛生的, 又不是什么打手小厮。”

  静怡伸出大拇指:“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儿是很好的,不过, 不光是现在, 还有以后,你也一定要记住,天申是你兄弟,不是你手下,不管这府里和额娘一辈儿的人都是个什么关系, 但你和天申, 还有弘时, 还有小格格,都是一个爹生的。”

  当然,元寿现在知道不一个额娘生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但他到底年纪小, 万一在胤禛面前露出了什么心思,说不得倒是要坏事儿了,索性静怡从小就教他,这府里的都是他兄弟姐妹。

  对兄弟姐妹有关爱之心,总比什么都不认,只搞小团体来的强。

  元寿笑嘻嘻的点头应了:“额娘,我又不傻,你不用总是这样交代我的,我前两天出门玩耍,还给小格格带了礼物呢,一套的琉璃玩具,有小房子小动物什么的,年额娘还给我送了点心当回礼。”

  静怡有些吃惊:“我怎么不知道?”

  “小事儿而已,不用特意和额娘你说。”元寿笑着说道,静怡细细的打量元寿,这才发现,元寿已经不是自己记忆中还抱着自己的大腿要吃的的小孩子了,他已经长大了。

  虽然今年才九岁,但距离他进宫念书也有三年了。这世上,最能让人快速成长的地方,大概就是皇宫了。再者,又有胤禛亲自指点,若元寿还是那样懵懵懂懂的样子,估计早就被胤禛给放弃了。

  说起来,安康的年纪也大了,是不是也该请先生了?

  进宫读书的名额,好像是不能争取了,毕竟康熙那么多儿子呢,算下来,差不多年纪的小孙子至少有二三十个,读书的地方才有多大?

  胤禛府上能去元寿和天申这两个,已经是老爷子对胤禛的特别照顾了。

  元寿见静怡不说什么了,索性就领着安康出门玩耍去了。胤禛是天色擦黑的时候才回来的,一进门就被静怡拽去洗手:“苏培盛之前说你要过来,我特意将饭菜留到这会儿,时候不早了,赶紧先吃饭,孩子们也饿了。”

  胤禛点头,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呢,就先被静怡抓过去吃饭了。

  眼看要到三月,外面柳树早就发芽了,静怡特意让厨房收拾了些野菜。这东西要是舍得放材料,也是能做的很好吃的,雍亲王府,当然是不少材料的,油盐都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胤禛向来注重养生,看见桌子上有几盘子野菜,就点点了点头:“这个倒是不错,元寿也多吃些,整天在宫里大鱼大肉的,你看看,你现在是不是长胖了些?”

  元寿伸手捏了捏自己的肚子,不承认:“阿玛看错了,我哪儿有长胖,长高了倒是真的,额娘,我衣服不能穿了,裤子都有些短了。”

  “知道知道,刚过完年我就让针线房给你准备了,我自己也给你做了两身春衫,不过这会儿不好拿出来穿,你且等等,天气还有些冷呢。”静怡笑着说道,摆手:“好了,有什么话等会儿再说,先吃饭。”

  安康已经抱着肚子盯着桌子上的饭菜开始流口水了呢。

  胤禛先给静怡夹菜,又往安康的小勺子里放了个肉丸子,给元寿挑了些野菜,这才开始吃饭。

  吃了饭,胤禛先开口:“元寿的伴读的事儿,我已经找好了人,说起来,倒是和你是本家。”这最后一句是对静怡说的,静怡有些吃惊:“钮祜禄家的?”

  “嗯,不过有些远了,他祖上是遏必隆。”顺治年间,遏必隆和索尼,鳌拜,还有苏克萨哈同为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因为和鳌拜作对,很快就被鳌拜除掉了。

  剩下索尼和遏必隆,索尼是不用说了,康熙不满十二岁就将亲孙女给嫁进宫当了皇后。遏必隆则是一边将女儿给鳌拜当了义女,一边送进宫当了贵妃。

  但不管怎么样,在鳌拜倒下之后,赫舍里家和钮祜禄家都是保住了的。在孝昭仁皇后过世之后,康熙已经是将朝堂上的权利都收回来了。

  于是,遏必隆又将小女儿送进宫,也就是温僖贵妃了。

  胤禛知道静怡对这些是不太清楚的,就顺便给静怡讲解了一下,静怡最后是略有些疑惑:“也就是说,和十阿哥,是表兄弟?”

  一个是遏必隆的外孙,一个是遏必隆的孙子。

  静怡又点了点元寿:“咱们元寿,是十阿哥的侄子。”

  这伴读,一向都是平辈的,这么算下来的话,这位钮祜禄伴读,岂不是就比元寿高了一辈儿吗?

  “不论这些。”胤禛笑着摆手:“咱们满人,只从父系辈分,剩下的就都不算。”静怡想了想,点头,也是,姑侄都能嫁同一个人呢,这伴读什么的,好像也确实是不用算太明白。

  “叫什么名字?”元寿问自己最关心的,胤禛笑道:“叫讷亲,他阿玛是遏必隆最小的儿子尹德,曾跟着汗阿玛征葛尔丹,是个有本事的,现在是以政大臣,又是领侍卫内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