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6节(1 / 2)





  他倒是从来没怀疑过小乔。

  毕竟,这样的天才小姑娘,不能以常理来推断。

  肖孟昌:“……”是哦。

  陈礼说:“现在我确定了你跟我的态度一致,都是担心老周抢先收小乔为徒弟了。那么我先试试给小乔打电话,你在旁边别乱嚷嚷。”

  肖孟昌:“……老陈你这话说的,我是那种乱嚷嚷的人吗?”

  结果在陈礼问完乔依之“你这个设计思路怎么构思出来的”的时候,乔依之如实说了自己在科大听了一场为期大半天的讲座后,构思了四天后想出来的。

  肖孟昌就忍不住了,他说:“你只是听了周良策的讲座,就无师自通了构思实验的逻辑组合和步骤设计?”

  听着那边乔依之惊讶的:“啊?肖老师也在,肖老师晚上好,嗯……也不算无师自通吧,那场讲座讲的特别清楚,我只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改了一些小点而已。”

  陈礼转过头,面无表情的看着肖孟昌。

  肖孟昌刚刚以为自己被挖墙脚的怒气完全消散了,整个人喜气洋洋的。

  他无声的给陈礼保证自己不嚷嚷了。

  陈礼在电话中给乔依之说了算法中的一个小错误,但没有具体点明,只是给她一点提醒。

  “剩下的你再构思构思,如果能在7月10号之前构思出来,我跟老陈这篇论文,就认你一个共同一作。”

  乔依之原本正坐在书桌前给自己之前看过的文献编号,并且把他们的总结写在第一页,这样方便自己之后再查阅。

  听到这话后,乔依之的笔都停住了。

  她愕然了好一会儿,才说:“共同一作?可是,陈老师,我没帮上太多忙啊。”

  陈礼淡定吩咐:“但是你独立设计出来了一套不同思路的实验方案。我会把你这份也加在最后的论文中,前提是你清楚自己研究的是什么。小乔,真的被任命为共同一作后,杂志社会给你打电话问一些刁钻的学术问题的,因此,我才会严格要求你。”

  因为,他相信这个小姑娘,可以给他更大的惊喜。

  第125章

  虽然陈礼教授给了一个很大的‘诱饵’——共同一作, 但这也是在考验乔依之的真本事,因为她不一定有实力可以在十天……不对,九天内找到自己哪里写错了并且改正过来。

  就连陈礼和肖孟昌都推敲了一周的错误, 只给乔依之十天时间……

  肖孟昌自己都觉得老陈有点过分。

  陈礼一改往日爱笑爱说的作风, 跟老肖学术性的讨论道:“我们那七天也不是只推敲错误了啊。”

  院里各种开会, 各种给学生上课、改论文,更别提两人还承担了其他的研究任务。

  因此, 能用在这份研究上的时间, 其实并不多。

  但肖孟昌还是觉得陈礼这么做太欺负人家姑娘了。

  陈礼平素最不喜欢背锅, 他辩解:“我真的一点都不觉得我过分啊,我留给我学生分析错误的时间一般都是710天。”

  肖孟昌简直都不想说话。

  小乔跟陈礼现在的四个学生能比吗?现在那些学生都是被陈礼给压榨的……刚开始大家可都是循序渐进的啊。

  后来量变引起了质变, 老陈才突然给他们加大难度的。

  而小乔一上来就是hard模式, 陈礼还不准人说他自己的要求过分。

  两人冷飕飕的来实验室, 一个多小时后各自找了件工服披着往回走。

  肖孟昌因为小乔的天赋而开心,但陈礼却想的比较多……

  陈礼直接要求乔依之能做到他现在博士生的程度也不是没原因的, 不管是乔依之对算法的敏感度, 还有她强大的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都让陈礼有种‘小乔肯定经过专业的博士培训’的感觉。

  而且还是最顶尖的那种。

  因为到了博士这个程度,已经不是导师带着你做实验了。

  而是你主动思考你要做什么, 自己阅读相关文献后去找导师给你类似于指路那样的指导。

  导师并不会手把手教你做什么,一切都得自学。

  而这个自学能力,就是在读博前两年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不过,说实在的,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其实也在自学,不过大学生们是为了考试拿高分, 而博士生们则是在训练自己的自制力和思维能力。

  遇到一个好的导师,比如陈礼这种, 他会把原本包裹在天才外面的那层普通人的外壳给剥下来,让天才变得锋芒毕露,让天才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

  试想,如果全天下的博导都仅仅只是指导学生做课题的话,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为了去名校而不断的提升自己了。

  名校之所以‘名’,可能就是因为学生去了那里,会发生本质的蜕变吧。

  陈礼之所以这么要求,就是因为他能感觉到小乔天资聪颖的背后,其实很可能已经被其他大牛给指导过了。

  所以,他相信小乔可以在10天内找出算法中的错误并改正出来。

  乔依之并不知道陈教授的想法,如果她知道了,恐怕也会无奈的摇头。

  很不幸,她上辈子遇到的每一位导师带她的时间都很短,因此,她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恩师’。

  就连stuart,也仅仅是她的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