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综历史]衣被天下第10节(2 / 2)


  虽然有兄长在身旁,但这里的阴郁而封闭的环境显然还是影响到了小孩的情绪。辛苦把小孩哄好之后,木白只能连夜调整了一下接下来的生活节奏。

  于是,翌日,照例在巡逻时候想要来和木白讨论佛经的小吏惊愕的发现,今天的木小师傅并未打坐念禅,而是取稻草编了一支硬笔,就着一缕天光开始教小孩识字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小孩儿嫩嫩的小嗓音在冰冷又肃杀的牢房内响起,他的目光追随着这根简陋的“教鞭”,一个个吐出的字连接成句,他识字不多,却也听过这开头几句,正是汉族的启蒙文——《千字文》。

  娃儿念一句,便由他那兄长给他解释其中意味。

  木小师傅并不因弟弟年幼便几多敷衍,反而说得妙趣横生,尤其是说到“剑号巨阙”时,更是来劲地将春秋末期越国的铸剑技术夸了又夸。

  什么削铁如泥啊,锋芒逼人啊,兵不血刃都出来了,听得木文小嘴微张,小米牙都露出来了,两个圆眼睛里满是崇拜和向往。

  小吏不知不觉也听得有些入神,等他察觉时,自己已经捧着四个饼子站到牢房门口听了许久的故事,此举引得两个小孩都扭头看着他。

  小吏觉得有些尴尬,他期期艾艾地将饼子从送饭口塞进去,扭捏又迟疑地说道:“木小师傅,咱,咱能跟着一起听故事不?”

  “可以啊!”正在兴头上的木白一拍大腿,热情欢迎新人加入他猛吹越国铸造工艺的行列。他甚至还挥动小“教鞭”给人画了地图,美滋滋地讲解当年的吴越春秋争霸,说得两个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这般大动静自然也能被边上的人听到,不一会儿,隔壁监牢里头的一个老叟便连连拍打栏杆表示抗议。老人的一口汉话音调古怪,似乎因为长久没有说话,声音更是听起来十分僵硬,但好歹能大概分辨出他说了什么。

  “越国纵有神兵利器,也有治世之才得天相助,以三千越甲可吞吴百万雄兵,但那又如何?”

  “他越国最终不也是灭在了自己人手上?”

  “求才之时千好万好,待到事平,全数清算,功臣、谋臣、良臣、定鼎之才还是谋逆之贼,不都在一语之间?”老叟含含糊糊地念叨着,说到最后居然唱了起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自古至今,不变,不变啊!”

  “行了,你个疯老头快闭嘴吧。”闻声赶来的另一个小吏用棍子敲了敲他的牢门警告道。见这老头还要嚎,那小吏便顺手拿起放饭口的饼子往他嘴里一塞,世界顿时都安静了。

  “别理他!”站在木白牢门前的小吏摆了摆手,看着似乎受到惊吓的两个小孩安抚道,“那老头是一个老书生,自称是前宋遗民,祖先是被流放来的,据他说,是先人遇人不淑被陷害了。”

  见木白转过头来看他,一双黑溜溜的圆眼睛在影影绰绰的日光下仿若闪着光,小吏以为他这是强忍被惊到的眼泪呢,于是压低了声音,语气也愈加温和:“别看他现在这模样,当年这老小子也是风光过的,还去大都做过官,可惜得罪了人,成了阶下囚,还连累了家人,一家子全都被流放了,据说路上遇着了山贼,就都没了。他这也是心里苦啊。”

  他摇摇头,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下脑袋的位置:“他这是当年有几个兄弟帮他说了情,死罪逃了,但一辈子都得待在里面。但要我说,还不如陪着家眷一起走了得了。”

  木白一愣,刚要说话便觉手心一凉,将自己的小爪子塞进兄长手心的木小文看过来的眼神里满是不安。

  “阿兄,如果念书当官会危及家人的话,文儿,文儿不念书了好不好?”

  孩子说不想学习,遇着这样的情况,一般家长肯定肚子里一包气,火爆一点的可能已经抄起了拖鞋,但是放在木白这儿……

  很巧,木白也是一个对学习文化课没什么热情的家长,所以在孩子这么随口一句之后他立刻顺势接下来:“那你要不要跟阿兄学习武艺呀?”

  还没等木文答应,一声冷嗤幽幽传来,“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反正都要卖,学文学武又有何差?”

  眼看木小文的表情立刻就险恶了起来,木白叹了口气,伸手揉了下小豆丁最近不太丰满的小腮帮子,爽朗一笑,也不压低声音,直直说:“文儿,你是为了什么而学习的?”

  木文有些茫然,他不过是个小孩儿,自然回答不了这个深奥的问题。这也无妨,木白这一句其实也不是在真的问他,将家里的小吞金兽搂在怀里后又颠了颠,木白朗声道:“你学习的目的便可决定你未来的人生。”

  “你若是为了鱼跃龙门改换门庭去念书,那么看的是孔孟圣贤,学到的却全是一肚子蝇营狗苟、尔虞我诈。”

  “你若是为了增长见识去念书,那即便念的是一册《千字文》,看到的也是浩渺天地,即便诵的是《三字经》,学到的也是先人智慧历史纵横。”

  “知识是一面镜子,你怀揣着什么目的去看它,它回报你的就是什么。”

  “那,那我该为什么去学习呢?”木文似懂非懂地问道。

  他这个问题换来的却是木白的一声轻笑:“没有什么该不该的,那是你以后的事情,现在为兄让你学习,只是为了让你以后有能够选择的机会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太阳是很重要哒,有时候作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坐在外头晒太阳,然后就发呆,吐纳天地灵气围观各种小动物欺负小屁孩,晒久了心情就好惹。

  挺好的,就是容易晒黑,(吐字)一定要涂防晒哦防晒哦防晒哦,否则会有晒斑哒。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出自于元朝的戏剧,不过全文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用,卖于识家;识家不用,仗义行侠。

  意思就是文学武艺学完了之后是卖给帝王的,帝王不要,就卖给识货的人(做诸侯王的幕僚),如果这也不行呢,就提把剑去行侠仗义,其实还是很豁达的。

  不过到了后期传出来的话就只有前两句啦,话传着传着就变了,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开始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是宋朝的话,宋的风尚是劝民众多念书),明清的阶级开始出现明显分差,官员的权威达到了最大,甚至于平民见官员开始下跪(以前平民不犯错不跪,对官乃至于对皇帝都是作揖),于是当官就成了一种追求,全家供出一个官员,然后反哺成了风尚。

  这也是贪污的官员多的原因。

  当官成了学习的目的,成了赚钱的手段,这些人当了官怎么会不贪捏。屁股都歪了,帽子肯定歪呀。

  所以你们知道为啥我们小学课本or中学生课本里面都会有周总理说那一句“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了吧。

  这个典故放在那个地方是为了让大部分孩子在脑子还空白的时候先留下一个印象,起码如果有人问你你为啥读书,隐约间总会有这么一句话出来,当然后来可能变成了家长逼的,为了活下去,为了赚钱,为了和男女朋友考上好的学校等等,但一万个人里面只要有一百个人种下了这颗种子,而一百个种子里有一个发芽了,这些种子以后就是支撑起中国的苍天大树。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别觉得自己一瞬间脑子里跳出的这句话而感觉到羞赧,觉得和同学间格格不入,你应该自豪,因为你恰巧遇到了这本教材,遇到了愿意和你分享这个故事的好老师,又恰巧被种下了这颗种子而已。

  没这个想法的也别觉得自己有啥问题,可能也是恰好没这课本,或者老师不重视或者你一个瞌睡睡过去了而已,没大志向也没什么不好,做个被大树保护的太阳花向阳而开,为他们流泪为他们鼓掌也是很幸福哒。

  第14章

  一片暗色的监狱内,仅有又珍惜无比的日光像是连接着自由和囚困的光柱一般洒落在地面上。

  木白看着木文的眼睛在影影绰绰的日光之间却仿佛灼灼燃烧的烈日一般,他举起手,接住了这一片阳光,为还是孩童的木文画出了一个无比绚烂的世界。

  “你若现在学习经史讲义,未来便可去科举场上一试身手。你若是看了一册游记话本,未来便可做个山川客,走遍名山大川。”

  “你爱看故事,日后便能带着牙板去茶馆与人交换故事。若是觉得格物之道有趣,也可吸纳前辈经验,既往而开来。若是喜好诗词,便去挥毫泼墨。若是学了抚琴作画,便可在向心仪的淑女示好时,选择是奏一曲《凤求凰》还是画一幅美人图。”

  “若是这些都不喜欢也无妨,学好了武艺,也可同阿兄做个伴一起去看看海外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