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章(1 / 2)





  高展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刘世嘉,听他倾诉。

  “平卢镇是边陲重镇,重武轻文,没有他们的发挥之地。我知道的,他们两个都是心怀天下的人,非池中之物。临走之前,张申对我说,这世上若是有什么不公道的事情,那就自己去改变他,而不是坐在家中抱怨。”说到此处,刘世嘉嗓子一哽,又抱起酒坛一通猛灌。

  高展明什么都没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真没想到你竟然会来给他们扫墓。”刘世嘉侧过头看着高展明。他的脸因为酒意上头已经有些红了,眼神复杂,“虽然我还是不喜欢你,但我觉得你和高家其他人不一样。”

  高展明不由得一哂:“你和我说这些,就不怕我说出去?”

  刘世嘉一脸坦然:“我如今不过是你们高家的阶下囚,高嫱和高元照心里清楚的很,囚的了我的人,囚不了我的心。”

  听到刘世嘉直呼太后和安国公的名字,高展明也是有些惊讶。其实他从第一次看见刘世嘉开始就知道,这人其实心眼城府并不深,他是个性情之人,恨就是恨,半点不肯作伪,哪怕那样能让他的处境更好受他也不屑一顾。而这样的人,其实相与起来并不难,只要有一点合上了,其他不合的事也就都没那么重要了。

  两人在坟前坐了好一会儿,酒都喝光了,刘世嘉方才起身,道:“我不管你今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但就冲着你肯来为他们二人扫墓,我谢谢你。”

  高展明道:“无论我为何而来,我并非是为了你的谢而来。所以不必谢我。”

  刘世嘉看了他一会儿,大笑一声,抱着空酒坛摇摇晃晃离开:“走了!”

  没过几日,高展明从御史台回来,看见唐云正坐在他房里等他。

  高展明问道:“有什么事?”

  自从他弄清了唐云的身份背景,并对她剖露心迹之后,唐云就成了双相间谍。一边奉了太后的命来监视高展明,一边也会把他从太后那知道的事情告诉高展明。

  唐云道:“今天我进宫去见太后了。”

  高展明道:“太后说了什么?”

  唐云道:“她问我,你十月初八做什么去了?”

  十月初八便是高展明去扫墓,在郊外偶遇刘世嘉的日子了。高展明道:“那你怎么回答的?”

  唐云道:“我照着爷教的说辞答了太后,太后那里应付过去了。”

  高展明点头:“多谢你了。”

  这刘世嘉在京城中可是被软禁的,他是没有自由之身的,高家怕他跑了,所以时时刻刻派人暗中盯着他。刘世嘉到郊外扫墓,不可能瞒得过高嫱的眼睛。那么刘世嘉遇到高展明的事情,高嫱应该也知道了。

  那张申许荣若是寻常人,高展明倒也不用费心思,偏偏这二人是得罪了高家获罪,要是让太后知道了,他恨难解释自己的立场。于是当天回家他便想好了对策,只说那日在折冲府听刘世嘉提起过张申许荣二人,他回去查阅卷宗之时,发现此二人的忌日就在近期,想着能找机会和刘世嘉套个近乎,于是就去了他们的埋骨之地。高嫱对高展明的事也很清楚,她算不出高展明什么时候能够和张申许荣二人扯上关系,因此也就信了高展明的说辞。

  唐云道:“还有一件事。”

  高展明奇道:“什么?”

  唐云道:“我进宫的时候,还没到太后娘娘宫前,就见皇上气冲冲地走出去,像是跟太后吵架了。我留了个心眼,从宫人那里打听了几句,好像是皇帝打算派刘世嘉出京为他做什么事,被太后反对了。”

  高展明蹙眉:“有这事?确定?”

  唐云点点头:“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不过皇帝和太后吵架了,是因为刘世嘉,这事儿我可以肯定。”

  高展明想了会儿,道:“还有别的吗?”

  唐云摇摇头。

  高展明道:“我知道了,谢谢你的消息。你先回去吧。”

  唐云便起身出去了。

  高展明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沉思起来。皇帝肯定是想把刘世嘉放走的,现在因为刘世嘉这个质子,平卢镇手握重兵却不敢妄动。皇帝一直希望有人能够制约高家,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藩镇,可藩镇被高家给制约了,这个平衡就非常微妙了。刘世嘉这一被扣留,刘家对高家的已经是貌合心离,因为刘世嘉是平卢镇节度使刘强独子,刘强对他极为看重,所以只要他在京城一日,刘强就一日不会妄动。如果放他回去,平卢镇、范阳镇兼河东镇三大重镇联手,甚至出兵勤王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以高展明的立场而言,他希望这种平衡能够维系。高家越是独领风骚,沉疴痼疾就越是严重,如果能有人制约他们,其实是好事;可如果众人群起推翻高家的日子来得太快,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对他这个高家人而言也绝没有好处。可是这个平衡已经岌岌可危,不可能永远平衡下去、这可如何是好?

  正好高展明愁眉不展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引鹤的声音:“爷,您在屋里吗?”

  高展明道:“进来。”

  引鹤推门进来,回头还仔细地张望了一下,确定没人盯着他。他进到屋里,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爷的信。”

  高展明接过信一愣。这是李景若来的信,可是几天之前,他刚刚才收过李景若的信,这才过了五六天,怎么又来了一封新的?李景若连着发了两封信,难道有什么事?

  第九十六章 计策

  高展明拆开李景若的来信,这次的信异常简短。

  “我在京中旧时曾有几位故友,皆是诚实可信之人。君亮离开京城已久,兄恐你身边无可用之人,因此便将几位故友引荐于你。立秋之日,他们会携梧桐叶上门拜访。

  兄本心未尝改变,旧日誓言,言犹在耳。

  勿念。”

  高展明看完此信,有些吃惊。正如李景若所言,他离开京城时日已久,如今回到朝中,虽在朝中朝下也有三五可信可用之人,但他时时处在高家的监视之中,想要培养出自己的势力,还是很艰难的,因此许多事情,他只能是有心无力。李景若能为他引荐几个可信之人,自然是好的,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此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只怕李景若有事要托他办。

  高展明将信烧了,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旧日誓言,言犹在耳……”

  旧日誓言,是哪一句?是那句“等我”,还是“若有一日,我做出暂时有损你的事,我希望你能相信我”?

  良久,高展明无声地笑了笑,上床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