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4节(1 / 2)





  倍数增长,难以控制……

  顾瑶缓缓坐下来,脑海中飞快地闪过几个人——顾承文、顾竑、祝盛西、连启运。

  顾竑应该是最早服药的那一个。

  他的病发现的最早。

  但他恐怕也被当做了实验品,还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他是顾承文的骨血,在基因上相似度最高,只要他服药之后病情得到控制,顾承文十有八九也会有效。

  从时间上来看,顾竑应该是适用于第一张药方的。

  连启运应该是最后一个,他应该是在第一张药方过渡到第二张药方期间的实验品之一,当初也是因为他窃取“江城基因”的商业机密,和私下服用已经被“江城基因”作废的基因药,才遭到解雇。

  连启运试图将药方卖给其他药厂,但他失败了。

  他服药之后也的确出现了表面的恢复健康,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那只是一种假象,他的身体已经外强中干,就算不是那次死在别墅,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死在别的什么地方。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第一张药方并不足够完美,它只能保存人的一时,却不能长久。

  而顾承文服用的肯定是第二张药方,他看上去任何人都健康。

  那么祝盛西呢?

  他是也被迫成为了实验品,还是主动服药?

  既然服了第二张药方的药,为什么又会病情恶化?

  难道他也像顾竑一样,停了自己的药?

  但这又是为什么?顾竑是为了逼她对付顾承文,祝盛西又是何必呢?这根本说不通啊!

  王忠利和刘震东和顾瑶聊了许久,药房之后又谈到了当年的南区工厂事件,由于两人年过中年,他们又在年轻时就和顾承文有交情,所以南区工厂的事也知道一些。

  他们说,当时的南区村民有很多人都生了怪病,病症不同,有的人是肝,有的人是肺,有的人是生殖系统,那南区工厂因为建立的地方离那几个村子很近,便以“扰民费”为由,每个月给村民们发抚慰金。

  也不知道是哪个村民最先带头的,到后来看病没钱了,还将自己的药单塞在“抚慰金”的申请书里,而那工厂也不知道怎么审批的,竟然还一分不差的给了。

  这事很快传开,村民们便陆续效仿,那工厂的财务怕不是个大傻子,来多少给多少。

  直到一直在城里读医的萧家的大儿子回到村里,发现此事不对,进而化验出村民们的用水有问题,并追着水源找到了祸源南区工厂。

  事情很快闹大,原来给他们发钱的工厂就是罪魁祸首,根本不是什么冤大头,那钱就是买命钱!

  村里比较能闹腾和扇动的就属顾承文,他很快就被村民们推举出来当代表,带着几个好兄弟先后和南区工厂斗争了几个月,最终迫使南区工厂以高价买走村民手里的土地使用权。

  私人是没有土地买卖权的,这属于国家,所以便用“使用权”为名,而这笔巨款也可以让村民们搬离村子,远离污染,到城里去住,但反过来,他们既拿了钱,就不能把事情往外说。

  一边是巨款的搬家费,一边是即便说了也不知道如何申诉的立场,村民们拿了钱就做了城里人,还能看病,谁还会来回折腾自己呢?

  何况顾承文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商人天生的触觉和头脑,以及村民们对他的信任,令他在处理整个事情额外的顺利。

  当然,村民们手里的钱也有多有少,先搬走的人就拿得多,后搬走的人就吃亏一点,死撑着留下不走的人,就只有每个月的报销,每天还是要喝那些毒水。

  而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便是顾瑶和徐烁先前分析过的,这些顾承文以村代表的名义,在整个过程里赚取的差价和辛苦费,就是他后来做地产公司的第一桶金,恐怕也是他做制毒买卖的本钱。

  脉络梳理到这里,顾瑶总算明白了大概,只是这里面还有些小疑问,她还找不到解释。

  但这些比起那两张药方的猫腻来说,都可以先放在一旁。

  她眼下最好奇,也最不明白的就是祝盛西病情的突然恶化。

  直到王忠利和刘震东也离开别墅,顾瑶和杜瞳留到中午,商量了几件事的后续处理,临近十二点,两人才驱车离开。

  而同一时间,徐烁也正开车从南区工厂返回市区。

  第206章

  chapter 206

  徐烁这一趟奔赴南区工厂可以说是不虚此行, 就连上次他们和警察那么多人搜证,都忽略掉的关键信息,这一次竟被他找到了。

  他把找到的资料放在后备箱的一个纸箱子里,那些资料有一些是打印的, 但大部分都是手写的, 是二十多年前南区工厂污染南区水源和田园的一些重要数据资料,以及整个事件的处理始末,这些东西就藏在南区工厂的旧档案室里,而且和后来的器官贩卖无关, 是完全分隔开的两件事,所以不管是他和顾瑶, 还是警方, 都不会想到去翻找。

  徐烁在旧档案室里研究了几十分钟, 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需要的一并带走,开车返程的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仍然徘徊着刚才看到的信息,大脑无法停止思考, 正自动自发的试图将整个故事串联在一起。

  南区工厂因为污染导致村民们身患疾病,又主动负担起村民们的医药费, 从村民手里买了土地使用权, 这些事的确和后来的案件无关,但徐烁的本能和处理刑事案的触觉告诉他, 冥冥之中它们之间一定有内在联系。

  还有, 萧绎琛告诉顾瑶去南区工厂, 难道指的仅仅是那个器官摘取的手术室么?

  徐烁想了一路,有一些大胆的假设和细思极恐的东西也渐渐浮上心头,但他并不敢肯定,只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太快做判断,最起码等进一步研究完资料再说。

  等到回到城里,徐烁先去了一趟刑事科学技术室,拿着顾瑶给他的两张药方给程维看。

  程维看过之后,神情凝重,先追问徐烁是哪里弄来的。

  徐烁没有隐瞒。

  只听程维说:“如果这张药方真的制作出成药,投放市场,将会害死更多的人。与其说这是药,倒不如说是‘毒品’。当然,它和咱们一贯认为的那种毒品并不一样,这可以说是一种新型毒品,服用过后不会像是传统毒品一样产生剧烈的反应,但在某种程度上,服用者的身体会出现假性的精力旺盛,就好像现在市面上散播的一些‘聪明药’,但这种药远比‘聪明药’更可怕,反噬性更强。”

  程维边说边拿出一个档案夹,那是连启运案件的记录文件,他递给徐烁,说道:“连启运的尸检我也参与了,从他的胃和血液里我们找出一些药物,经过化验,成分和这第一张药方上的化学式高度吻合。但我记得,当时在法庭上,‘江城基因’拿出了其他证据,证明他们和连启运服用的药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在研发过程中,已经放弃了这条思路,是连启运一意孤行,暗中配置非法药物,还擅自服用,才导致的悲剧。”

  徐烁看了眼文件,说:“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江城基因’要拿出一份证据给自己洗脱嫌疑也是很容易的事,那个案子原本就是为田芳辩护的,其他事当时我们并未追究。”

  徐烁又问:“那这第二张药方呢,你怎么看?”

  “第二张比第一张多了一些成分,但是只是这样看,我不敢肯定会有什么副作用,大概可以推测,它的稳定性更强,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