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1节(1 / 2)





  第134章

  chater 134

  阮时秋在案发现场还原完全部案情后, 就被刑警送上了警车,顾瑶只来得及和她说上两句话。

  一句是“别怕,小秋”。

  一句是“后面的事交给我们。”

  案件调查到这一步, 阮时秋基本上已经对自己三年前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下一步就是刑事拘留,她会被送到看守所, 在审判之前律师可以探望。

  到了这一步, 顾瑶能做的事已经非常有限。

  夏铭收队之前, 徐烁作为代表律师, 和夏铭简单沟通了一下情况,因为阮时秋有自首情节, 加上她对本案侦破有重大贡献, 所以警方这边也会加快证据的收集, 递交检察院。

  直到夏铭带队离开,徐烁也回到车上。

  顾瑶一直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祝盛西送来的文件, 这里面主要牵扯的是几家大型企业的商事案件,刚好双方的代表律师分别来自“昭阳”和“立坤”, 就案件的表面来看, 牵扯的利益都是天文数字, 但这几个案子最后都没有呈上法庭, 反而在庭外和解了。

  也就是说, “昭阳”和“立坤”是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 替自己的代表企业争取到了合理的利益点, 双方企业才有可能坐下来签字盖章。

  徐烁将车开往顾瑶的住所, 前半段路程基本没怎么吭声,最多也就是顾瑶说话时跟着“嗯”一下。

  等顾瑶看完手上的资料,一抬头,看到他没什么表情的盯着路面,便问“从刚才祝盛西把资料送过来后,你就不太对,是不是有什么发现,你可以直接说。”

  徐烁看了她一眼,停顿一秒,才道“也不算发现,现在我也只是猜测,等确实了再说吧。”

  听这意思,就是有发现了?

  顾瑶正要追问,可徐烁却先一步将话题带开“对了,你看了半天资料,有什么收获?”

  顾瑶抿了下嘴唇,明知道他是故意的,却又不好发作,也知道这样直接问,他是不会说的。

  别看徐烁平日有些吊儿郎当,个别时候还有点油嘴滑舌,但是在专业上却从没掉过链子,而且他也经常能想到容易被别人忽略掉的关键点,次次都能切中脉搏。

  但连续几个案子相处下来,顾瑶也大约明白了他的底线和原则,但凡是他不想说的,谁都逼不出来。

  思及此,顾瑶无声的叹了口气,顺着他的话说“这资料里提到了几个商事案,不过不是详细的卷宗,只谈到了一点皮毛,看不出什么端倪。”

  徐烁的唇角几不可见的扬起弧度“这种案件的卷宗就算再详细,写卷宗的人也有本事避重就轻,真正的东西是不会放在面上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法学院的学生读书再好,看的案例材料再多,到了真枪实战的时候,还是会因为经验浅而被人玩进去。书本从不教真章,社会才是好老师。”

  这倒是。

  顾瑶说“虽然这几个案子没有写出重点,但是里面牵扯的金额数字也不小,真要打官司追究不是几个月就能了结的,但是很奇怪,从有矛盾到最后和解,最长的也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双方就握手言和了。这好像有点不符合常理吧?”

  “哦,说说看?”

  “‘昭阳’和‘立坤’是律师事务所,不是公关,当然处理危机也是他们要做的事,但那不是主打,他们博弈的战场应该在法律,在法庭。就我所知,一个官司打的时间越长,律师和事务所的获益越高,案件越难,扯皮越久,就越能凸显双方律师的能力,要是简单几下就把事情解决了,当事人难免会认为自己这笔律师费花的有点冤枉,好像这件事很容易。而且快狠准这也不是‘昭阳’和‘立坤’的办事风格,怎么会在这几个商事案件上如此迅速?”

  徐烁依然是那副表情,要笑不笑,仿佛还有一点让人摸不透的深沉。

  “这个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案件上法庭比较有利,但有的案件私下解决比较‘省心’,整体来说,一个合格优秀聪明的律师,会尽量将过程放在庭下解决,尽可能的节省人力物力和法庭资源,同时也达到了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但有的律师就喜欢上法庭,排场做得大一点,对他个人和律所经营就更有力。当然,有的案件是避免不了上法庭,比如田芳那个案子,私下根本不可能谈拢,只能庭上分高下。”

  顾瑶说“显然,这几个案子和你说的情况都不吻合,表面上是两家企业有利益争端,这两家事务所各为其主,帮自己代表的企业争取最大权益,实际上没准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暗地里商量好利益分配,关起门来一起忽悠外人。”

  “是这么个意思。”

  从这以后,顾瑶不再提问题,她只是望着窗外,想着这资料夹里牵扯的内幕。

  他们能分析出来的只是大概率的走向,具体到每一个案件里,必然还藏着许多让人震惊的猫腻,当然那些都是细节,他们也不可能追究出来,就算追究出来也对阮时秋的案子没有帮助,不过就是阮正新和“立坤”那边的脏事,可能有一筐,也可能有十筐。

  显然,这些事祝盛西也是知情的,否则他不会这么快就把资料送过来。

  顾瑶也仔细翻看过,这里面的商事案件没有涉及“承文地产”和“江城基因”,但过去这些年,这两家公司的官司大部分也都是交给“昭阳”来打理,所以祝盛西一定是在拿资料过来之前,就提前过滤掉了。

  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理解,哪有人先把自己的公司卖了的?

  直到车子在顾瑶住的小区地下停车场停稳,她脑子里还在想着这条线所,从夏铭暗示她“昭阳”和“立坤”的利益勾连之后,祝盛西刚好就送来了这份资料。

  他们的意思其实都很明白,阮时秋的案子已经是铁证如山,最多量刑,不可能无罪释放,眼下能为她做的事情不多了,除了在法庭上辩护和求情之外,也就只能利用外围舆论和这些利益丑闻的力量,来撼动“昭阳”和“立坤”的军心。

  这也是顾瑶和徐烁先前商量出来的对策,先把这两家的关系拆了,让他们狗咬狗。

  “顾瑶,到了。”

  顾瑶想得很出神,听到这声才醒过来。

  “哦,好。”她下意识推开车门,还没完全打开,便侧身问道,“那你呢?”

  是上楼继续聊案情,还是回事务所?

  车内的光线并不明亮,昏暗中徐烁微微挑了下眉,刚要说话,不防这时,手机忽然响起。

  他拿出来一看,来电显示正是徐海清。

  徐烁朝顾瑶示意了一下屏幕,说“我先接个电话,你先上去。”

  “嗯。”

  顾瑶很快下车,往距离停车场的电梯间走去。

  这一路都很安静。

  她来到如同镜面一般的电梯门前,望着门上的影子,脑海中忽然就闪过刚才徐烁举起手机给她看时的表情。

  那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有什么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