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一章(1 / 2)





  夏端和三年九月初, 身为御前女史的苏徽从诏狱之中秘密提走了一个犯人带到了乾清宫天子周嘉禾的面前。

  她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去布局,现在是到了该收尾的时候了。

  苏徽身后跟着的那个人姓黄,全名黄三审, 在历史上这会是未来赫赫有名的酷吏, 执掌锦衣卫使其权势直逼司礼监与东厂的铁腕人物。

  端和三年时,他还只是锦衣卫千户,受杜太后之命前往白鹭观保护皇帝, 又因为这一次的“刺客”事件被牵连下狱。于杜银钗而言, 此时的黄三审不过是个小角色, 不久前在慈宁宫她和自己的女儿才发生过一场正面的冲突,出于安抚嘉禾的目的,她将关入诏狱的那批锦衣卫武官当做了弃子。

  这时嘉禾赶紧命人去牢中散布消息, 将太后已经舍下他们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告诉他们, 另一方面又几次命苏徽端着鸩酒和白绫经过他们的牢房, 每一个被关押在独立牢房中的武官都以为皇帝这是赐死了他们的同伴, 于是心中越发的悲戚与恐慌。

  就在这时, 嘉禾秘密召见了黄三审。

  一下子就从众多武官之中挑出了未来的大佬,苏徽忍不住都要佩服嘉禾。是该夸这小女孩慧眼识珠?还是该感慨她手气了得?

  从牢内出来时,黄三审趔趄了一下几乎连路都走不稳,这年不过二十五岁的武官还是过于年轻, 作为锦衣卫千户往日里在审问犯人的时候威风凛凛现在轮到自己了便害怕的不行。

  苏徽现在这张脸看起来年纪小、好说话,于是黄三审在去往乾清宫的路上战战兢兢的向苏徽打听,问女皇将要如何处置他。

  苏徽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对他说:“你放心, 陛下要杀你早就动手了。”

  嘉禾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过苏徽, 但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夏文宗的学者, 苏徽习惯了揣测这个女人的心思, 自然而然的就猜到了嘉禾想要做什么。

  黄三审已经被吓得够呛,并且心中充满了被杜太后抛弃的绝望,这时只要嘉禾对他稍加安抚,他就会倒向乾清宫这一边。

  不过说起来,历史上黄三审是夏文宗的人么?

  走着走着,苏徽忽然就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不记得端和年间数目庞大的史料之中有留下黄三审为夏文宗效命的证据了。

  周嘉禾死去的时候杜银钗都还活着,黄三审似乎一直都是杜银钗的鹰犬。

  也许,他是嘉禾埋在母亲身边的暗线?

  又或者,今日还未开始的谈话最后失败了?嘉禾没能成功拉拢这个人?

  苏徽想不通,也懒得再想。他收拾好思绪之后,领着黄三审叩开了御书房的大门。

  嘉禾没说让他进去,苏徽就百无聊赖的守在门边。对于史料的渴求让他按捺不住打开了随身带着的微型遥控摄像机。

  啧,感觉自己像个无良的八卦记者,不择手段的狗仔。

  苏徽在心里疯狂唾弃自己窃取他人隐私的行为,在关摄像机和继续偷听之间反复横跳——然后,还是没关。

  御书房内,嘉禾清脆的声音时不时传入他的耳中。她果然如他料想中的那样是在劝说黄三审为她效命。

  太后年事已高,宫墙内外大权迟早是她的。

  更何况太后早已抛下了他。

  锦衣卫本就是皇权的羽翼,效命于君王方是正途。

  白鹭观这场刺杀总要有个人来担责,如果黄三审不愿投靠她,那么就只能成为这场事端的替罪羊。

  相反,如果黄三审肯为她效命,那么日后她决计不会忘记该给他的荣华富贵。

  都是些俗透了的套话,但有效。没过多久他听见了黄三审叩头的声音。

  接着嘉禾似乎秘密交待了黄三审什么,但苏徽不清楚,因为嘉禾没有说话,而是将一枚锦囊交到了黄三审的手中。

  苏徽后退了几步,片刻后黄三审快步从殿内走了出来。

  这个年轻人的神态和片刻前有了极大的不同,从垂头丧气变成了意气风发,苏徽猜嘉禾交给他的应该是一桩要紧的大事。

  只可惜黄三审应该不会将天子的命令告知苏徽,苏徽只能强行按下心中的好奇心,垂首立于一旁,看着黄三审从他身边经过。

  然而黄三审在与他擦肩而过的时候停了下来,客客气气的朝着苏徽拱手,“陛下说云女史必然守在殿外,事实果然如此,陛下请云女史进去。”

  “我?”苏徽有些迷惑,但没有多想。

  嘉禾交待给他的任务多了去,他以为这一次也和从前没有多少的区别。

  走进殿内,苏徽看见嘉禾正坐在案前低头翻阅着什么。瞥见苏徽来了,她将一张纸递给了苏徽,上头写着的是密密麻麻一大串的名字,都是这一回白鹭观刺客事件中被牵连进去的人。

  纸上安排了这些人的命运,有些是被嘉禾贬官,有些是杖责,有些是罚俸——杜太后果然是被嘉禾气得不轻,真的没有再管这些锦衣卫武官的生死,将这些人抛下任嘉禾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