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节(2 / 2)


  这下可真把李希幸难住了。

  小提琴的音域比二胡广,因此不管二胡拉什么曲子,小提琴想跟都能跟得上,只是跟的和谐不和谐,那就要看演奏者的水平。然而小提琴的曲子,却让二胡二胡望尘莫及。

  李希幸索性停止运弓,仰头看向谢默东。

  傍晚的天色半明不暗,夕阳已半沉入地平线,谢默东站在田埂边上,他的身后,灰蓝的天空、橘红的晚霞,绿色的青苗和金色的麦穗……她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景,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动听的乐曲,从来没有这么……向往。

  谢默东眉目柔和地对她一笑。

  “跟跟看。”他说,“考考你的水平。”

  李希幸为难地龇了龇牙,不得不低头重新审视自己的二胡。

  她不知道有没有人用二胡给小提琴伴奏过《云雀》,就算有,但她从来没有听过。因此她也就无法采用别人现成的编曲。谢默东是在考验她,要她即兴创作一段伴奏,不光旋律要合,还要她自己手里的乐器能够表现出来的。

  谢默东这个音乐鬼才,折腾人的手段也是一套一套的。如果是几个月前,这对她来说或许真的有些过分为难了。然而打从认识谢默东以后,谢默东时不时给她出些题,如今她抗压的能力都提升了不少。

  她管谢默东叫一声老师,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声尊称,她是真心将谢默东当成老师来看,谢默东也耐心将她当做弟子来教。谢默东曾跟她说过,当初她能够打动他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她由天赋带来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她还有巨大的潜力,而那是经过正确的指引和自身的努力可以被发掘出来的。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潜力,只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终其一生内在的潜力都是一座死火山,无法被开发。但李希幸不会。因为谢默东从她身上看到了更重要的另一点特质——大胆!

  李希幸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广袤的田野忽然变成了茂密的森林,e弦的颤音仿佛云雀争鸣声,明快、欢腾。她的脑海中亦闪现出无数音符。片刻后,她架起手臂,默数节拍,跟上!

  她先是轻轻敲弓,弓杆与琴筒有节奏地相撞,仿佛小动物在林间走动时发出的脚步声。然后她开始快速运弓。

  她无法用二胡奏出高音的云雀叫声,索性自说自话地把《云雀》改编成了《树林》,树林里有高音的云雀,也有欢快的鹿鸣,有狼声,也有空山鸟语。二胡的音色同样明快,与小提琴的高音结合在一起,虽然抢走了风头,也竟意外的和谐!

  谢默东脸上的笑意加深。

  等两人放下乐器时,都已是一身热汗,酣畅淋漓。

  “进步很快!”谢默东夸奖。

  他刚认识李希幸的时候,李希幸还是一块璞玉。她的确会做音乐会唱歌,也有天赋,但她缺乏经验。制作完了她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之后,她和更多的专业人士接触,懂了很多知识,现在她无论是作曲还是编曲的能力都比之前更加成熟,能够驾驭的风格也比之前更广了。最重要的是,她怀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这让她有不懈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做新ep之前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合作一个项目练练手?”谢默东道说。

  李希幸问道:“什么项目?”

  “嗯……”谢默东轻手轻脚地把小提琴收回琴盒里,不疾不徐地说道,“你知道国际xbd交流会吗?这个交流会明年会在广州召开。我最近到广州来,就是为了这个项目。”

  “听说过。”李希幸点点头。国际xbd交流会是一个各国文化和艺术交流的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举办地点会在各个国家之间轮换,明年的那一届中国申请到了东道主。

  “组委会邀请我创作主题曲。”谢默东说。

  李希幸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她不可思议地看着谢默东,不敢相信他接下来准备说什么。

  “因为是个国际性的大会,主题又是文化艺术的交流,我觉得将西洋乐和民乐融合在一起是个不错的想法。”谢默东放下琴盒,抬眼看向李希幸,“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合作作曲、编曲。不过演唱的话可能要让其他风格更成熟的歌手来唱。怎么样,你有兴趣吗?”

  李希幸倒抽一口冷气!

  当谢默东说出主办方邀请他作曲的时候,她就隐约猜到谢默东所说的合作是什么了。但她不敢相信,觉得自己猜错了。然而现在,谢默东居然真的说出来了!

  ——他们一起,为国际xbd交流会创作主题曲!!!

  作为一个音乐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传遍大街小巷,甚至传播到国外,形成国际影响力。李希幸不想吗?开什么国际玩笑,当然想!想得要命!可她不敢点头,她甚至都没有感受到开心和兴奋。就好像她刚刚搭了架航模,就有国家科学院的人就跑来跟她说,少年我看你手艺不错有没有兴趣过来跟我们一起造航母?

  ……这也太不现实了吧!

  谢默东打量李希幸的表情,便猜到她在想什么。

  “有几点我要先说清楚。”他开口,“你知道组委会为什么会找我吗?”

  “……为什么?”李希幸愣愣地问道。

  “首先当然和我之前的履历以及我的人脉有关,这是一定的。”谢默东说,“不过找到我的工作人员着重夸奖了《星星》这首歌……是的没错,他们也听了这首歌,这些人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想他们之所以会提到《星星》,因为他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民乐、西洋乐的融合,流行和民谣风格的碰撞。”

  “你这张专辑出了以后,网上的乐评我也看过不少。我见过《星星》这首歌的评价有双方争论起来。一方说写出这首歌的你是天才,另一方说这首歌所有的功劳都应该归于我这个编曲人。这两种说法都太极端。即使这首歌最终呈现的效果大多是由我创作的,但如果没有你的音乐,我也不会有这些灵感。缺了你,或者缺了我,都没有这首歌。”

  李希幸点头。《星星》这首歌完全是她的脑洞之作。某天她练琴练累了,随手一顿乱拨,拨出感觉来了,于是就一口气写下了这首歌。最终谢默东能把她这首歌呈现出这个效果,连她自己都很惊喜甚至惊艳,但要说这全是谢默东一人的功劳,而不计她的灵感,她也是不能服气的。谢默东这番话可以说很中肯。

  “这是第一点。是想告诉你,这个工作机会本来就和你有关系。”谢默东说。

  李希幸迟疑片刻,缓慢地又点了下头。

  “第二,组委会可不止找了我一个人来创作。最后一共会有十首歌送去给组委会评选,他们会从这十首歌里选出一首中标的歌曲作为主题曲。”谢默东说。

  这不难理解,这种国际大会,连主办方都要由几个国家竞选,主题曲又怎么可能一锤子敲定把宝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呢?自然也是需要层层选拔的。而且竞争的对象可不像当初李希幸参加《超级声音》比赛时面对的那些菜鸟新人,少不了都是些圈内大咖级的人物。

  “所以,这对你来说是个机会,对我来说也是。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选上,之所以找你,是因为你能给我带来灵感,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合作能带来火花,是因为我很想拿下这个机会。”

  李希幸再次点头。谢默东这样一解释让刚才飘在云端上的她终于感觉脚下似乎踩到实地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一个人单独创作,更自由,更能发挥个人特色。而合作创作,只要双方足够契合,那是可以用灵感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缔造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的。

  “第三,无论我们分工如何,最后都要联合署名。我在前,你在后。”

  李希幸用力点头。这可不是谢默东贪功,能够让她参与,并且给她署名的机会就已是极大的提拔了。而且出于政治性等原因的考虑,必须让谢默东的名字在前,他们才有被选上的可能性。

  “还有第四点。”

  “嗯?”李希幸一脸认真,“老师你说。”

  谢默东看着她,表情不再严肃,眼神有些许无奈。

  “第四,保护好你自己。”他说,“不要再被小人利用。”

  李希幸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