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9节(1 / 2)





  午聪喜上眉梢,率先抢问道:“陛下,难道郑州军降了?!”

  朱瑙不置可否,含笑伸出手,又拔掉了第二面“孟州”军旗。

  “孟州……也降了?!”

  屋内瞬间就沸腾了!

  那孟州的都指挥使钱施也是上官贤的亲信,他最近和袁肖遭遇相同,也事先得知了陶北派人前来接管军权的消息。可他没有袁肖果断,知情后虽然愤怒,却一直犹豫不决,只和陶北派来的人马僵持周旋,不肯轻易就范,也不敢有过激之举。

  直到袁肖揭竿而起的消息传到孟州,陶北派往孟州的军官闻讯大惊,生怕自己落得和秦厚一样的下场,竟然自己带人连夜溜了!钱施一看,知道那些人回到邺都后,陶北一定会追究自己抗旨的罪状,加上袁肖派人来游说他,他也确实对陶北的举动感到寒心,于是才和袁肖一起向蜀军投降了。

  可惜的是,陶北派往汝州的人马成功接管了汝州的兵权,已在汝州加固军防,没能让朱瑙的势力伸进汝州。好在那袁肖异常积极,已偷偷派人前往汝州,帮着朱瑙暗中联络汝州的势力,看是否有其他下手的机会。

  得知了孟州、郑州不攻自破的消息,屋内的军官都狂喜不已,就连谢无疾嘴角也不由多了几分笑意。

  正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谢无疾自然也深知此理,然而直到遇见朱瑙,他才知攻心之法竟可如此。倘或由他出兵攻克孟、郑二州,他自问成事不难,可需要耗费的兵马、财力及年月便不知几何了……

  谢无疾问道:“此事上官贤可已知晓?”

  上官贤被擒后至今已过两月。他初被软禁时,曾多次尝试自绝,然而朱瑙派出的人对他看管甚严,没给他自绝的机会。等过了一阵子,他心气退了点儿,加上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倒也平和了。再加上他可能有点好奇,想看朱瑙过了四个月是不是真的会放他走,所以最近总算吃得下也睡的香了。

  朱瑙手下的人隔三差五会去找他喝喝茶,聊聊天,看看有没有说降的可能。他的态度这是一以贯之的和蔼:要命拿走,要降滚蛋!

  然而眼下,上官贤旧部中已有两员部将投降朱瑙,还有更多势力正在犹豫。加上陶北如此狠绝,倘若这些事情被上官贤知道了,他的立场未必不会动摇。正如当年朱瑙试图收服崔诚说过,人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留着性命,没什么不能更改。

  然而这一次朱瑙却摇了摇头。

  “上官贤心性非同常人。”朱瑙道,“先不必告诉他,过两月再说吧。”

  谢无疾微微一怔。过两个月?再过两个月,就是朱瑙向上官贤许诺的四个月了。直到要放人时,他才让上官贤知道吗?届时上官贤会如何应对,谢无疾不知。只是若无长久的挣扎与接受,只怕上官贤还是不会轻易变节。

  不过如今陶北的新朝已是风雨飘摇,骆驼背上一捆一捆稻草越摞越高,或许已不缺上官贤这一块石头了……

  第271章 江南

  邺都。

  “砰!”

  “啪!”

  “哐当!”

  屋内不断传来巨响和撞击声,似乎是屋内的人正在摔打屋中的家什。站在门外的几名侍卫面面相觑,可谁都不敢出声,也不敢有其他动作。

  此间正是陶北的大将军府。

  就在今日早晨,郑州军、孟州军向蜀军投降的消息传进了大将军府,听完消息的陶北连早朝都没有去,整个上午闭门谢客,只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内。他大多时候并不发出声音,侍卫们都担心他在屋里会有什么意外,可忽然间,屋内会传来狂怒的吼叫声,又或者一通乱砸的动静,等里面的人累了,又恢复安静。过一阵子,下一轮爆发又开始了……

  这些侍卫跟随陶北已有多年,在他们心目中,陶北一直都是冷静而克制的,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陶北如此失控。可见这一次对陶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

  郑州和孟州,对陶北来说的确太重要了。

  河南,百年来一直是盘龙之地,是王朝都城所在。陶北统一河南、河北后,也曾一度犹豫过是否要将都城放在洛阳。可他最终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邺都,那是因为河南平原虽然土地富饶,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且多年战乱,昔日王城也是损毁的最为严重的,几乎已被夷为平地,想在那里重建都城,代价太大,陶北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

  可陶北虽然没有定都洛阳,河南这块宝地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地位仍是不一般的。俗语言“得中原者得天下”,实则从地利而言并非如此,可这话却能道明河南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想当初陶北让上官贤镇守河南,正是因为上官贤是他手下将领中他最为信任的一个。可谁都没想到,上官贤甫一兵败,郑州孟州立刻接连叛乱!汝州怀州虽然太平,可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块土地,它更是一种象征。当他平定河南之时,他意气奋发,还以为自己就是真龙之命,天下已经唾手可得了!可现在,河南即将失守,巨大的恐慌也无法克制在他的心头蔓延……

  不知过了多久,当守在门口侍卫们又开始但心里屋内人的状况,房门忽然被推开了。

  侍卫们吓了一跳,看见走出来的陶北衣衫凌乱,神色憔悴,连忙收回视线不敢多看他的狼狈模样,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

  陶北抹了把脸,低声道:“去把鲁宁、汪客、陈桥、黄平……都召来。就说我有要事与他们商议,让他们立刻来。”顿了顿,又补上一句,“记得掩人耳目。”

  亲兵们神色一凛。陶北提到的几人不是他自己的心腹,就是高洪、田赦派系中的要员,且都在朝中担任要职。可这里面却独独没有上官贤阵营的人。尤其是那句“掩人耳目”太耐人寻味了。看来,陶北是要有大动作了……

  亲兵们丝毫不敢耽搁,赶紧出府传令去了。

  ……

  ……

  不到半个时辰,陈桥只带了两名亲随,打扮低调地穿过街巷,来到大将军府的偏门。

  守门的侍卫认得他,简单检查了一番就带着他入府了。

  陈桥穿过几道回廊,来到后院,只见后院中其他几名被陶北征召的官员已经先他一步到了。陈桥一看这人员,顿时呼吸一窒,已大概猜到了什么。

  等陈桥一到,陶北要找的人就都到齐了。他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取出一张刚才拟好的名单,推到众官员面前:“明日早朝,我会请圣上宣旨,将这些人全部罢免或调职。”

  众人定睛一看,这张名单上写的全是上官贤的亲信,甚至有不少只是与上官贤交好而已。有不少身居要职的人都名列其中!

  被召来的这些人中有不少已经隐约猜到要发生的事,可等看到这张名单,还是纷纷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陶北下手实在太狠了,他是要把一整支派系彻底翦除啊!虽然之前陶北已经往河南派了人,但他那时也只想稳住河南的形势,并没有要把事态扩大的意思。可现在,就连一直老老实实待在邺都的许多官员只因为站错了阵营,也要遭受牵连了……

  虽然陈桥身为高洪的党羽,自然愿意见到政敌的权势被削弱,可这么大的动作,连他都不免心惊胆战。他小心翼翼道:“大将军,这些人……当真要全都罢免吗?会否影响太大了……”

  陶北面色沉静:“今日早晨,我收到消息,郑州军与孟州军叛乱,已投靠蜀军。”

  此言一出,屋中人纷纷变色。

  郑州与孟州全都降了?!这么快?!那河南府岂不是即将不保?!难怪陶北今日连早朝都没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