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6节(1 / 2)





  =====

  大散关内。

  暮色霭霭,夕阳西沉,城墙上站岗的士兵一丝不苟地矗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城墙下的将军室里,数名军官们围在地图前,也正忙碌着。

  谢无疾手持一条笔直的树枝,在地图上比划着。

  “两千兵马今晚连夜出发,前往此地设伏。”

  “是。”

  “另调八百人,弓兵两百,步兵六百,带足箭矢,准备落石,在此山谷候着。”

  “是。”

  自打那日延州军又给韩风先送去两百战俘后,原先天天前来叫阵的凉州军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再来了。谢无疾派斥候去打探过,凉州军并无什么大动作,显然不是在筹谋一场新的攻城大战。既如此,恐怕凉州军已萌生退意了。

  但谢无疾却不打算就这么让他们退回去。

  凉州军此番进攻虽然受阻,可若把这些豺狼虎豹放归大漠,待他们调整一番,恐怕明年还要卷土重来。他不可能永远把大量兵力驻扎在大散关,因此必须解决了这后顾之忧。便不说全歼凉州军,至少也要予以重创,令他们三五年内都无法恢复生气。

  如凉州军这样的队伍,顺风时虽是虎狼之师,可逆风时却往往不难对付。如今他们军官不合,士气低落,一群强盗本就不懂忠义,只为了钱财粮食而凝聚。在他们撤军之时一路埋伏一路追击,很快就能把他们打得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谢无疾估计好了凉州军的撤军路线,又安排好了自己的兵力布置,正要让军官们回去点兵,忽听外面隐隐约约传来声响。

  有人竖起耳朵听了一阵,有人道:“是马蹄声?从城外传来的?”

  众人面面相觑。天色已晚,难不成凉州军竟准备连夜攻城?外面很快就会伸手不见五指的。

  谢无疾点了两个人,道:“去城墙上看看。”

  那两名军官连忙出去了。

  没过多久,一名军官急匆匆地跑了回来,神色十分古怪。

  谢无疾问道:“城外是何状况?”

  那军官道:“禀将军,是韩风先领着一队亲兵来到城下。”

  众人哗然。

  他们没听见外面有打斗声,又说只有一队亲兵,那韩风先难不成是来投敌的?

  若果真如此,他们倒得警惕起来:这该不是凉州军那边的诡计,让韩风先假意投敌,实则做内奸吧?毕竟那韩风先的名声人人都听过,是绝不敢信的。

  那军官证实了众人的猜测:“韩风先说,他是来投奔将军和朱府尹的……还有,他似乎带来了凉州牧董姜的项上人头。”

  众人:“……!!!”

  第178章 矛盾

  大散关下。

  百余名骑兵在距离城墙百米远的地方列着队,城墙上灯火通明,守兵林立。

  无论城里还是城外的人,双方都满怀戒备,城下的骑兵们不敢贸然接近城楼的射程范围,城楼里的人也不敢大开城门迎接。双方都只派出一小队人马互相靠近,传递消息。

  谢无疾站在城头,望着下方人马来来去去,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他扭头一看,是朱瑙带着程惊蛰上来了。

  朱瑙的长发挽得很随意,像是出门前随手弄的,外袍里能看见亵衣的领子。

  谢无疾问道:“你已经睡了?”

  朱瑙懒懒道:“还没躺下,就听到消息了。今晚看来是不必睡了。”

  谢无疾“嗯”了一声。

  朱瑙走到他身旁,与他一同向下眺望,问道:“我听说韩风先带了颗人头来,是董姜的?”

  谢无疾道:“是不是董姜的尚不清楚。不过那些令牌和官印等,看起来不像是假的。”

  朱瑙了然。

  延州军的人并没有亲眼见过董姜,因此一颗死不瞑目的头颅他们也无从分辨身份。不过韩风先显然料到了这种状况,所以除了人头之外,他还拿来了不少可以证明董姜身份的信物。如官印令牌等物,都是董姜的贴身之物。如果不是物主已死,把这些东西交给韩风先拿着,那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出于谨慎起见,本不该这么快下定论。不过朱瑙心里已确信了七八分。他淡淡笑道:“这头狼可真够凶的。”

  谢无疾点了点头。

  他原本施离间计的设想只是要动摇凉州军的军心,削弱这支大漠铁骑的战斗力,以便在他们撤军的路上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可这剂药的药效太过猛烈,出乎他的意料,一剂药就直接换来了凉州牧的项上人头。

  朱瑙又问道:“眼下凉州军那里情形如何?”

  谢无疾道:“派人去打听了,还没回来。”

  他又看了眼朱瑙领口隐隐露出的亵衣,道:“没那么快,你先回去歇着吧。有消息我会派人知会你。”

  秋已深了,夜晚寒凉,朱瑙出来时随手披了件外衣,在城墙上灌了几口冷风,已经冻得寒毛直竖。他也不多说什么,回屋换衣服去了。

  不多会儿,朱瑙换了身厚棉衣回到城楼上,还让惊蛰搬了张小椅子来,看来是做好了今夜耗在这里的打算。

  他刚坐下没多久,出去打听消息的探子也赶回来了。

  那探子气喘吁吁地跑上来,满面喜色,兴奋道:“将军,府尹!凉州军营现下已经大乱了!”

  谢无疾连忙问道,“如何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