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2节(1 / 2)





  韩风先却不知董姜此刻心情,仍将拳头捏得咯咯响,戾气从浑身毛孔散出。

  片刻后,董姜放软了语气:“好孙儿,我累了,想休息一会儿。这一仗缴来的战利品都归你。你回去吧。”

  韩风先抬眼看着他。两人四目相对,都带着试探与克制。

  又僵持一阵,就在董姜将怒又不能怒之际,韩风先总算低下头:“风先谢过爷爷。”

  他也终于起身离开了。

  人全都走后,董姜闭上眼睛。就在卫兵们以为董姜小憩一阵的时候,董姜却又忽然暴起,猛地掀翻了面前的桌板!桌板砸在地上那个被韩风先打得面目模糊的人身上,他的身体弹了一下,又不动了。

  卫兵吓得一动不动,谁也不敢支声。

  董姜瞧见地上那团烂肉便觉碍眼,挥手道:“拖出去埋了!”

  卫兵们忙抬起地上那人出气了。

  董姜坐回垫子上,只觉胸口一团郁结。

  连战连胜,原本他已将谢无疾的常胜将军之名和延州军在他眼里已成了笑话。而方才那人说韩风先勾结延州军假胜的时候,他伊始也只当笑话来听。可不知怎么的,这笑话却在他脑海里盘亘不去,让他逐渐笑不出来了。

  谢无疾?谢无疾……

  他莫名开始胆寒了。

  =====

  几日后,韩风先领兵攻打秦州。这一回董姜放聪明了,让韩风先直接挂帅打头阵,免得他再抢了谁功劳。

  可是这一仗,韩风先却打得很不顺利。

  当初他投靠董姜时,原从韩赞手里带了两三千人过去。然而董姜以花言巧语哄骗他,让他交出了对这两三千人的统兵权。他为了获得董姜的信任,只得照做了。如今随着战事的推进,他手下的兵马虽又有了三四千人,可这三四千人却并不是他原本熟悉的那些人。

  董姜对他十分防范,或者说,董姜本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为防手下叛乱,他将所有的兵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打仗时方发出兵符,让将领有调遣兵马的权利。这便造成到了阵前,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原本韩风先统领士卒打赢了仗,士卒亦有功劳与奖赏可领,双方倒也齐心。可如今韩风先风头太过,遭到了董姜帐下其他军官的嫉恨,而韩风先领到的兵马又是这些军官带出来的。于是到了攻打秦州的时候,竟发生了多次士卒玩忽职守、不听号令的事。

  原本两三日便可攻下的秦州,韩风先打了整整八日,阵前斩杀了三名百夫长,才最终拿下阵地。

  战场的不顺,又给了军中其他将领讥讽他的话柄。

  “区区一个秦州,既无险关,又无要塞,竟会久攻不下。韩风先,你莫不是在战场上睡着了吧?”

  “怎么,敌人不是延州军,你便不会打仗了?”

  “州牧好他妈偏心。我们两日打不下要塞就换你出征,你八日拿不下区区秦州,竟没把你换了!”

  韩风先不是逆来顺受的脾气,又与人厮打两场。闹到董姜面前,人人没收一张兵符,痛快了。

  这般虽耽误了几日,凉州铁器还是势不可挡。

  转眼,被喻为秦蜀咽喉的大散关已近在眼前了。

  第174章 攻城

  群山叠嶂,古木蓊郁。大散岭下,清姜河激湍奔流。此地风光极美,本是闲情逸致的消遣好去处。然而此时,所有身处此地的人都严阵以待,铁马秋风,一片肃杀之景。

  这里便是位于秦岭北麓的大散关。古时周朝散国位于此,散关由此得名。此乃是关中四关之一,扼南北交通咽喉,一旦拿下此关隘,东可进关中、南可下川蜀,因此这里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不知多少有白骨掩埋于此,来时来年,尚不知还会有多少英雄命丧于厮。

  此刻,谢无疾正站在城楼最高的瞭望塔上。狂风呼啸,吹得他的衣袂飒飒作响。他目视远方,天地交接之处已可见一片黑色幕布正在向他所在的方向飘来。

  ——那便是凉州军的队伍了。今日,他们就将对大散关发起强攻!

  绵延的城墙上下,延州军士卒有序地排列着,每个人的神经都牢牢绷紧,随时等候出击的命令。

  凉州大军越来越近,直到接近城楼弓弩的射程范围时终于停下了。

  气氛越发紧绷。

  凉州骑兵散开,中路的步兵们推着攻城器械继续前进。他们才是攻城之战的先头兵和主力。

  然而当城楼上的延州是主角们看清下方的敌军步兵,霎时都变了脸色——那哪是什么凉州军啊?这些人一个个衣衫褴褛,身材瘦弱,分明是被凉州军抓来奴役的普通百姓!其中甚至不乏许多妇孺和老人!!

  须知攻城之时,最危险的就是第一批运送攻城器械的人,其中存活者往往不到十一。羊马墙后、城墙上、射楼上的箭矢会如雨点般向他们招呼,城中还有抛石机等待着他们。攻城器械每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是用无数的尸体垒出来的。

  控制弓弩的士卒们顿时气愤地捏紧了拳头。

  瞭望塔上,谢无疾将一切尽收眼底。他的背后有人吸冷气,有人咬牙切齿地骂了声“该死”。那是他的传令兵们和程惊蛰。战事开始,朱瑙又将程惊蛰送到他身边来历练了。

  然而无论旁人反应如何,谢无疾只是平静地望着下方。直到那些推攻城器械的老百姓进入弓弩的射程范围,他毫不迟疑地道:“放箭!”

  他身后众人神色各异,却无一人出言阻拦。他们面前的固然是陇西和秦州的可怜百姓,可他们的身后,还有关中、蜀地乃至整个中原的百姓。他们必须做出抉择,并且不该有丝毫犹豫。

  传令兵咬紧牙关,开始用力击打巨大的皮鼓。厚重的、密集的鼓声迅速响彻城楼,瞬间,漫天飞矢向下倾泻!

  被强迫运送的老百姓们顿时纷纷中箭倒地。

  不远处,韩风先瞧见这一幕,登时失望地“啧” 了一声。

  他们是昨日到达的大散关附近,修整了一晚后,今日就开始发起强攻。无论董姜还是他,都急切地想要攻下大散关。

  用百姓做肉盾,是凉州军这一路过来的惯用伎俩。这不仅是为了减小军队的损耗,也是给敌人施加心理威慑。若是遇上心慈手软的对手,不忍下令攻击,往往延误了最佳战机,令他们能够轻易取胜。可惜谢无疾却不吃他这一套。

  韩风先虽然失望,却也并没有太意外。他冷冷下令道:“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