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4节(1 / 2)





  几人一起推着犁车犁地,已经几个月没有下雨了,土地又干又硬,即使几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犁车也只是艰难前行。

  “再用力拉!”

  “你们也用力推啊!”

  瘦骨嶙峋的农夫们满头是汗,哼哧哼哧地使劲。

  忽然只听“咵”的一声,他们前几天刚搭起来的新犁车竟然散架了。

  农夫们面面相觑。

  年纪最长的老者弯下腰看了看散架的木块,确定这东西是没法修缮了,只能重新制作。然而他们家里已经没有能够用来做钉子的铜铁了,只能用木头和绳索制作新的农具,总是容易散架。更糟糕的是,再延误几天,今年春耕就来不及了。

  老者唉声叹气。

  一名年轻人狠狠踹了脚散架的木头,骂骂咧咧道:“还种什么地,反正等秋天一到,盗匪就来抢粮食了,咱们辛辛苦苦都是替强盗种的,老子不干了!”

  他又狠狠踹了几脚坏掉的农具,把农具彻底踹得四分五裂。随后他的情绪忽然崩溃,先是捶胸顿足地“啊啊”狂叫了一番,最后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

  剩余的几人有的安慰他,有的则暗暗抹起眼泪来。

  北方已乱了数年了,自打叛军攻入京城,朝廷被侵占,中原彻底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官府的能力越来越弱,各府能守住自己的城池就不错了,乡间的秩序近乎彻底崩坏。盗匪流寇横行霸道,百姓流离失所。

  他们这些人刚刚熬完一个饥肠辘辘的冬天,原本的农具都被盗匪抢走或毁坏了,刚刚重拾心情打造了新的农具,转眼又坏了。他们已经彻底鼓不起劲来了。

  反正,他们能不能活到今年秋收也未必。没准再过几天,他们就要被饿死了吧……

  几人正颓丧间,忽听远方隐隐有声音传来。有人眼尖,率先看到远处黑压压靠近的大军,顿时吓了一跳:“你们快看那里!”

  众人忙扭过头去,瞧见大军,也都吓了一跳。

  “匪军来了,快跑啊!”有人率先叫了一声,众人赶紧撒腿向树丛茂密的地方跑去,在树林间躲了起来。

  没过多久,大军开近,黑压压的队伍从田埂上缓缓走过。

  农夫们咋舌,小声议论道:“这军队怎么有这么多人,好长啊,根本看不到尾巴。”

  “他们是哪儿来的军队?那旗上写得什么字?”

  “不知道……”

  这几个农夫大都不认得字,只晓得那几面旗子和士卒们的军装看着陌生,是他们从前没见过的。但不管是哪路军队,反正都不是好人,千万别出去才是。

  过了很久,穿军服的人终于走得差不多了,但队伍仍然很长很长,黑压压的,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孩子,人们背着包袱,推着板车,怎么看也不像是军队,倒像是逃难的百姓。

  那几名农夫被这情形弄得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怎么有这么多百姓跟在军队后面?他们这是去哪儿啊?”

  “你问我,我问谁去?”

  “该不是哪个地方又让叛军占了,所以官军带着百姓出来逃难了吧?”

  “可方才走过去的军队瞧着好威风,不像是打了败仗的样子啊?”

  “这……”

  “要不咱们出去问问?”

  面对一群老老少少手无寸铁的百姓,农夫们的戒心显然小了很多。

  终于,有一个人鼓起勇气跑了出去,接近那些逃难的百姓。余下的几人继续在树丛里等着。

  又过了好一会儿,出去的那人终于回来了,竟然带着满脸的兴奋。

  “怎么回事?”众人忙围着他询问。

  “刚才走过去是蜀军和延州军!”那农夫道,“后面跟的是京城的百姓,蜀军和延州军把京城里的叛军打败了,这些百姓是要跟着他们回蜀去的!”

  众人都听傻了。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蜀军和延州军把叛军打败了?那不是很好么?可京城的百姓怎么又要背井离乡地去蜀地呢?

  面对众人困惑的脸,那农夫又把刚才听来的这段时日京城发生的事全部转述给了众人听。

  众人花了好一段时间才消化这些内容,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么说,那朱府尹和谢将军可是大好人啊!”

  “是啊,其他军队也太过分了吧?”

  “那不才是正常的么?反倒是蜀军和延州军,天下竟有这么好的军队么……”

  众人忽然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有人道:“要不,咱们也跟着他们走吧。听说蜀中乃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不说,最要紧的是太平。咱们也跟着朱府尹他们走,不必提心吊胆地留在这里好么?”

  众人愣住。有人立刻摇头反对,有人迟疑,有人若有所思。

  “咱们生在这儿,长在这儿,这是咱们的家乡。那成都府山高水远,咱们也只是听说那儿好,怎就能决定跟他们走?太草率,太草率了!”

  “可留在这儿,咱还能有活路吗?咱还能活几天?”

  “是啊。京城那么多百姓都愿意离家跟着他们走,就说明走了比留着好。”

  “不行,不行。反正我是不会跟他们走的。”

  几人说了半天的话,因京城百姓的队伍实在太长,竟走到这会儿还没走完。不过也快了,他们已经能望见队伍的尾巴了。

  有人咬了咬牙,率先站起来道:“不管了,我现在就回去收拾东西,带上家人,我跟他们走!”说完就往村庄的方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