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临安美食录第25节(1 / 2)





  “真的!”周岑信誓旦旦,“我家库房里放了许多年!听说是祖宗留下来的!”

  “快走吧!雪泡豆子儿凉了就不好吃了!”陈雪所不耐烦他们在那里磨磨叨叨,一把扯过几个人就往外走,“我娘吃了凉的不舒服!”

  熙熙攘攘就几个兄弟推了出去。

  曼娘丝毫不知外头的一切,她正命令账房将钱拿出来给温牧世:“这几天果然来的客人翻了几番,这时我的谢礼。”

  并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笔墨之类,而是货真价实的真假白银。

  倒是个知道市井生活的。

  温牧世涌出一丝感激,却不接过。

  他有些为难,踌躇片刻,才咬牙道:“少东家,我来寻您却是来告诉您,等两月期满就辞去这桩差事的。”

  曼娘吃了一惊:“可是有什么难处?”

  又很快自省:“是我唐突了,您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做这等商贾之事的确有些冒犯。”

  “不是,不是,”温牧世忙摆手,“是我家事所致。”

  “家中有幼妹独居,我在外面为生计疲于奔波。可总有邻居不怀好意骚扰于她,所以我决定找几份抄书的工作在家守着幼妹。”

  原来是为着这个,曼娘想了一下说:“你若是信得过我,就将你妹妹每天白日送到我家账房。”

  “你也瞧见了我家账房皆是女子,往来无外男侵扰。每日你晚间来这里讲她接走便是。”

  温牧世喜出望外,如此一来他要外出谋生便也可踏踏实实,当即拜谢曼娘:“多谢少东家!”

  又道:“这每日里吃饭的费用我定然尽数付给少东家。”

  “你可是瞧不起我们少东家。”石榴嗔怪道,“反正不过是两顿饭,我们就是开酒楼的,她一个小娘子,能吃得下多少?”

  温牧世却并不平白接受别人的恩赐:“这样可好?我看少东家那些传奇话本子也说了一遍了,或许城里百姓都觉得听腻了,不如我以后来给少东家编这些故事可好?”

  曼娘大出所望:“那可太好了,我向来不耐烦编造那些劳什子。”仅有的几个故事都是她绞尽脑汁编造的。

  温牧世不好意思拂拭袖子:“在下这些年收集民间故事和自己编写,倒攒了厚厚一叠呢,正好用来给恒家酒楼扬名。”

  第二十四章 鱼鳔火腿烩(一更)

  温为世的妹妹十岁左右, 皮肤苍白,看上去身体羸弱怯生生的。

  温为世有些忐忑:“少东家,那, 那我把玉暖暂且放在您这儿了。”

  “蓝田日暖玉生烟,是个好名字。”曼娘点头称是,弯下腰对小姑娘说:“我叫恒曼娘, 以后你唤我大娘子便是。”

  玉暖来了账房之后整个人悄无声息又很安静,几乎让人发现不了她的存在就连吃饭也安安静静。

  曼娘的两个女账房一个唤作梧桐, 一个唤作海棠。海棠性子急燥, 梧桐却是个火星燎到头发都不带动的。他们俩算账每每少不得要争吵一番。

  谁知就在这时忽然从角落有个声音弱弱道:“昨天有一笔大米的出账没有记进去。”

  海棠发现是温家那个安静的小娘子在说话, 她惊讶道:“原来你能听懂?”

  温玉暖点点头:“我先前跟着哥哥也学了几个字。”

  海棠大呼小叫一番, 就生了教玉暖的心思。

  玉暖的确是个聪明的, 不到几天竟跟着盘账盘得清清楚楚,等到曼娘知道时她算盘都打得麻利灵活。

  曼娘自己先不好意思, 向温为世致歉:“小娘子过来本是让我照看的,没想到倒教了她一生算账功夫。”因为温是读书人, 她担心像这样的人家不喜女儿沾染上铜臭味。

  谁想到温为世十分豁达:“横竖我也是个落第秀才,给妹妹挣不出什么颜面来, 让她有一技之长以后也好些。”

  于是温玉暖就跟着两个账房学算账, 闲了也跟着曼娘去下厨,还会跟着石榴采购置办, 金桔笑道:“这可如我们小掌柜一般。”

  二月十四的时候,曼娘正在后厨做菜, 却听得外头有人找。

  她系着围裙就火急火燎出去,却见牧倾酒正在账房里。海棠和梧桐两个挤眉弄眼拉着玉暖走了,倒闹了曼娘个大花脸。

  她佯作镇定:“牧公子有何事?”

  牧倾酒拿出一篮子花椒:“我部下送来上好的毛叶花椒一车,我想着你做菜或许能用上。”

  毛叶花椒色红味冲, 曼娘一闻就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好东西。不年不节的倒有些不好意思收下……”

  牧倾酒解释道:“少东家莫非不知道?明儿是花朝节,民间百姓们都会互赠礼,还请娘子莫要客气。”

  曼娘倒是一愣,还有花朝节。浦江乡下没有过花朝节的习俗,后来她进了临安城虽知道这个节日了,可这一世忙忙碌碌倒将此事置之脑后。

  她想了一下:“牧公子可要留下吃饭?我做了一种火腿便于携带,到时你带上回北疆正好。今日正好试菜。”

  牧倾酒不懂什么叫做火腿,曼娘便解释:“金华是浦江的地名,火腿则是我们惯常吃的咸肉。”

  说话间叫人叫人拿一方火腿过来:“这火腿是去年就腌制了的,如今已经腌制了半年,正是能食用的时候。”

  又叫人将她做好的菜色都端上来:一道鱼鳔火腿烩,一道金腿脊梅炖腰酥,一道火腿清蒸鲥鱼,一道火腿豌豆焖饭,一道春笋火腿汤,笑道:“牧公子可赶了个巧宗。”

  春天正是吃鲥鱼的季节,牧倾酒当年在江南没少吃,可在军中这些年已是许久不吃,如今乍见,倒有些亲切。

  他拿起筷子道声谢,便尝了起来。

  鲥鱼上面火腿下面罩了一层猪网油,上锅蒸熟后网油融化,猪油的浓香侵入鱼肉和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