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2 / 2)

  叶嘉树笑说:“我有两个朋友,在镇辖的民族乡,他们这两天过节,有歌舞晚会。”

  “你在这儿都有朋友?”

  “以前搞摇滚的时候认识的,他们做民族音乐,以前也在南城打拼。”

  “好啊,那去看看吧。”

  “提前说好啊,那儿穷乡僻壤,没镇上便利。”

  宋菀犹豫了,“要在那儿留宿?”

  “那倒不用。”

  叶嘉树的这两位朋友是两兄弟,一个叫阿吉,一个叫阿顺,傈僳族的,现在在配合政府和学者搞民族音乐采集、整理和保存工作。

  次日清晨,叶嘉树在镇口跟两兄弟碰上,两人开着一辆面包车,正在往车里搬运大型的摄录设备。

  叶嘉树搭了一把手,问道:“现在出发?”

  “差不多了,叶兄弟跟我们一块儿去,还是自己去。”

  “车里位子够吗?我还要带个人。”

  “够。带谁?”

  “一个朋友。”叶嘉树往后看了一眼。

  两兄弟跟着看过去,嘿嘿笑了声。

  叶嘉树不解释什么,朝宋菀招呼一声,“可以出发了。”

  后座堆了些东西,三人座变成了两人座,位置有些挤。叶嘉树尽量靠窗户坐着,给宋菀挪出空间。

  宋菀往旁边看,堆放的是一张黑漆漆大鼓,几支鼓槌,还有些叫不出名的奏鸣乐器。

  坐副驾驶的阿顺往后看了一眼,笑说:“嘉树,你今晚也表演个节目吧,好久没听你唱歌了。”

  “不唱。”

  “你不唱那就只能你朋友唱了。”

  “她也不唱。”

  “你俩过去白吃白喝,连个节目都不肯表演。”

  “我们是客,客人还得表演?”

  阿顺百折不挠,“不唱歌,跳舞也行啊,你这位朋友学过舞蹈是不是?”

  叶嘉树看宋菀一眼。

  宋菀问阿顺,“这也能看得出来?”

  “能啊,挺明显的,芭蕾是吧?”

  宋菀笑了,“那能看出来学了多久吗?”

  “七八年是有的吧。”

  “哎,”叶嘉树踢一踢副驾驶椅背,“怎么看的,跟我说说?”

  阿顺嘿嘿一笑,“不告诉你。”

  乡镇道路颠簸,车开得很慢,沿路都是树林,满目浓荫,人仿佛走在打翻了的绿色颜料之中。

  阿顺心情畅快,突然喊号子似的高喊了一声,紧着拖长声音,放声高歌。

  那音色高亢又嘹亮,号角一样穿透了这铁皮车厢,一声一声,荡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叶间有鸟振翅,扑簌簌地飞起一片,阒静的树林立时便热闹起来。

  叶嘉树忽地探身往后,从后排座位上,拣出一把乐器,拨了两下。

  这乐器长得有点儿琵琶,但共鸣箱是六角形状的,比琵琶小,只有四根弦,上面缀着一条红白两色绸布缝制的背带。出来的音色悦耳又明亮,恰能和阿顺的歌声完美融合。

  歌是方言,听不懂,但隐约能感觉是首情歌。

  开了近两个小时,车到了村里。阿顺阿吉都是村里的人,家里父母听说要来客,早起就开始准备招待了。

  村里多个民族混居,住在木头和石头砌起的瓦房里,树木葱茏,掩映其间。

  阿顺阿吉家里还有个七八岁的小妹妹,叫阿喜,也不怕生,见面就拉着宋菀去后面洗手。

  后面院子里有口水缸,阿喜拿葫芦瓢从缸里舀了一瓢水,慢慢浇在宋菀手上。她汉语说得不大流利,有点儿咬着舌头,“姐姐,你长得真漂亮。”

  宋菀笑说:“阿喜也长得漂亮。”

  “不……阿吉哥哥一直说我丑,”她指了指自己脸颊,“我有雀斑,雀斑真难看。”

  “美国有一个童星,叫林赛罗韩,也有雀斑,而且比你还多呢,一点也不影响大家觉得她长得好看。”

  “真的吗?”

  “当然。”宋菀摸一摸她乌黑油亮的辫子,“阿喜长大了一定是个大美人。”

  宋菀顿了一下,忽感觉到一束目光。转过头去,叶嘉树正站在通往后院门口的檐下看着她。

  屋里有人喊阿喜,阿喜应了一声,丢下葫芦瓢跑进去了。瓢在水缸里摇摇晃晃,像浪涛里的一叶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