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47节(2 / 2)


  可惜谁都没有预言能力,坡面障碍技巧是自由式滑雪里最复杂,最考验临场判断力的比赛,可能只是一小点失误,就会导致前面的优势全部消失。

  卡格尔这一摔,全程分直接崩盘,最后只拿到了44分。

  出现在电视里的卡格尔对着镜头,很失望地怂了一下肩,转身走进了选手通道。

  在镜头切走前的最后一秒,卡格尔正弯腰去看自己的脚,看来刚刚那一摔不是全无影响,只希望没有摔到骨头。

  “骨折可就站不起来了。”看见余乐停下热身,就挪过来的亨利说着,“大概有点扭着吧,希望不会影响他接下来的比赛。”

  “等他上来,就知道了。”

  “是的,他过于急于求成,我一直以为他很稳,国内的形势果然带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这届奥运会后卡格尔并不想退役,但他确实在下滑,未来这也是我们的宿命啊。”

  “我觉得我还可以参加一届奥运会。”

  亨利转头看向余乐,盯着他的脸看了几秒:“22岁,真羡慕你。”

  今年22岁,五年后的华国冬奥会,余乐就27岁,那个时候他可能会面临卡格尔同样有心无力的问题。

  但事在人为,余乐无论如何都要拼两届奥运会,才甘心。

  说话的时候,直播画面已经切到了盖伦的脸上,这位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王者,吸引了休息室里所有人的注意。

  头顶上的广播在叫第四名选手出发,被叫到名字的人却拿着雪板站在门口没有动,和所有人一样,他也要看完了盖伦的比赛再走。

  到了决赛,总要拿点儿真东西出来。

  进步的不光是自己,所有人都在拼命的锻炼。

  盖伦去年丢掉世界第一的名头,没理由不赶超回来。

  盖伦出发了。

  王者选手一出场,就能够看到他和准一线的差距。

  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小道具,450度的下桥,【大灾难】和【桥上跳】都很努力的去完成,面对u型池的特色道具,他也能够完成2周转体后,从容离开。

  跳台区没有盲目的冲击难度,两周台跳两周半,三周台跳三周半,到了最后一个印钞机跳台,无论速度和力量积累的并不比卡格尔差,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去尝试四周半的难度。

  还是三周半,但却做了一个双手抓板头的抓板动作,然后从容落地。

  “帅!”亨利由衷地赞着。

  余乐点头,“确实很帅。”

  坡面障碍技巧并不是空中转圈比赛,有一个空中技巧的小项就够了,坡面障碍技巧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空中圈数,并不是裁判愿意看见的。

  合适的圈数,配上足够难度的抓板,保持空中姿态的完美,才是这项运动的良性发展。

  可惜,这样的说法,只有极少数人适用。

  如盖伦、约拿这些世界第一,或者是曾经在世界杯等大赛拿过第一名的,如卡格尔、比利这些裁判心里真正的一流选手,他们在裁判眼里的难度储备已经很高,在足够的印象分影响下,即便空中周数少一点,裁判也会判定那是一个很优秀的跳跃。

  但这种优势,余乐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在裁判心里,他只是个还不错的准一线新人。

  准一线和新人还得分开解释。

  准一线说明他具有达到一线选手的潜质。

  新人代表他的发挥不会很稳定。

  所以在这些印象的影响下,余乐如果只想靠这样方式拿到高分肯定不现实。

  盖伦这么做,会让裁判觉得他“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余乐这么做,裁判只会觉得他做不了更高难度,这是他的极限。

  就是这样。

  余乐在这个赛季有很硬的一场仗要打。

  他必须疯狂地上难度,才有可能超越这些已经把裁判印象刷满分的老将们。

  这样想着,盖伦的分数也出来了。

  94分。

  余乐:“……”

  这个分数是锁定冠军了吧?

  决赛第一轮第二场就出了这样的高分?后面还怎么比?

  “感觉有点偏高啊。”亨利有点不服气,“92分就差不多了吧。”

  “看来这一场裁判更想看见出色的抓板,你可以尝试一下。”

  “……”亨利沉默两秒,“再说吧,我可没有盖伦那么高的影响,那些老家伙心里他就是个宝贝,谁说没有一些同情分在里面。”

  后面这句亨利压低了声音,只有余乐听见。

  亨利很少去吐槽某个选手,并不是说他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他从来没有对余乐说过这些。

  如今余乐的成绩和他相近,两人在同一个阶层,颈部选手的尴尬和无奈,他相信余乐能够对他的话感同身受,同仇敌忾。

  裁判的印象分实在是个很要命的隐形数据,有些人莫名的就是无法刷满这个数据。

  余乐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