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8节(2 / 2)


  热浪迎面涌来,身上瞬间湿黏。

  这两天实在太热了,地上还潮着,太阳却顶着晒,烫热的空气钻进鼻腔的下一秒,汗就涌出来,所有人都是一阵哀嚎。

  一路往食堂方向走,余乐身边不知不觉就聚集了一大群人。

  他和程文海性格都不错,程文海尤其能说能闹,余乐又属于平易近人的“优等生”类型,在选训队里的人缘很不错。

  大家都在聊朱明点名表扬这件事,但不是夸赞他们,而是关联到了另外一件事。

  “兄弟加油,争取多抢几个名额过来,我就算选不上,心里也舒坦。”

  “这恐怕难了吧,那边可都是从小练到大的。”

  “这你就不明白了,之所以把我们叫过来,是因为我们有巨大的潜力。”

  “就是,你说训练几个月就把我们和那些专业的放在一起比,那还把我们叫过来干什么,评选标准肯定不一样。”

  “余乐,我看你还是老柴专门招过来的,说不定能行。”

  程文海不乐意:“诶诶诶,我也不错啊,你不能只夸他,我会生气。”

  “哈哈哈,嘚瑟吧你就。”

  “我就不夸你,憋死你!”

  大家说说笑笑,余乐也努力收了心里烦躁和大家一起笑。

  大家聊的事他听的懂,选训队员之间的关系都不错,性格都挺佛系,其实不少人和余乐的想法差不多,就是来试试,来玩玩,远没有一线运动员的竞争性。

  因而有什么事,也都会和他们聊。

  严格说来,他们这批选训队员属于“替补队员”。

  在h省h市,自由式滑雪的大本营那边,还同期开设了另外一个“选训队”,全名叫做“自由式滑雪冬奥选训队”。

  那边的队员都是从小就在练滑雪的运动员,来自个省队和俱乐部,在更高水准中竞争冬奥集训队的资格。

  据说那边“打”的才残酷。

  至于他们这个选训队,就是很明显的“老弱病残”队。

  队员都是临近退役的运动员,国家体育局本着“人才珍贵”的原则,让他们去尝试其他项目,也期待能发现个“沧海遗珠”。

  因而训练第一天来四名教练一个师兄,第二天走一个教练,听说柴明今天也要走,机票都买好了。

  “爹不亲娘不爱”的,留下他们自己挣扎求生。

  这种后妈生的感觉当然很不爽了。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还在吐槽,而且明显将那边的职业队当成了敌人。

  余乐打了饭菜坐在程文海身边,吃的没咸没淡的。

  不得不说,国家运动员公寓的食堂是他吃过最好的食堂,每天二十多个菜,青菜小粥大鱼大肉随便选,但在这边儿,三菜一汤固定的菜式,关键手艺还不怎么样。

  其他人吃的也不香,就有人拿出手机给余乐看。

  余乐接过来看是个抖抖的短视频,按下播放键,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在双板滑雪。那小孩从高处滑下,上跳台,飞起来的同时还能360°旋转一圈,急速下的转弯灵活飘逸,还特别酷帅。

  “比我滑的好。”余乐甘拜下风,他们现在还在新手区练“蛇形滑”呢。

  身边的哥们儿说:“我不是让你看这小孩儿,他是滑的不错,可比起职业组差远了,你没发现吗?”

  “?”

  “拍视频的那个才是高手。”

  余乐又点开看了一眼,确实。

  这人跟在小孩身后,稳稳地举着摄像机,偶尔出现在镜头里的影子可以清楚看见他只用了一个雪仗,就足以轻松应对每一次的转弯。

  而且每次小孩跳雪台的时候,他都会选择一个更高的跳台,居高临下地拍摄。

  在那样的急速滑行下,不但只用一根雪仗,还可以在飞起的同时,将摄像头稳稳地对准被拍摄者。哪怕他的摄像机具有防抖自动锁焦等昂贵的功能,但最起码得有个基本的拍摄范围吧。

  这确实是个高手。

  程文海探头跟着余乐一起看,看完后说:“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那人说道:“白一鸣,j省滑雪队的主力,u型场地技巧连续两年全世界青少年组的世界冠军,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也是我国男子组第一个可以在这两个项目拿下银牌的队员,明年就要升上成年组了,到时候肯定会和何宇齐、孙毅抢“一哥”的位置。

  他是这个视频里小孩儿的小舅舅,他爸爸就是一名滑雪运动员,现在是他的教练,他爷爷开了一座雪场,10多年前高山滑雪世锦赛在华国举办的时候,还是征用的他家的滑雪场。

  那老爷子有钱任性啊,当初是为了让自己儿子滑雪快乐,也就是白一鸣他爸,特别修了一条赛级的雪道,如今为了他孙子滑雪快乐,又开始修自由式滑雪的赛道,所以有时候滑雪队外训,去的就是他们家的雪场。”

  这兄弟一口气说完,期待地看着他们。

  余乐:“哦。”

  程文海:“哦。”

  “诶,就这?不说点什么?”

  余乐摇头:“你成功让我仇富了。”

  程文海点头:“吹这种小少爷有什么意思,现在爽文都不这么写,主角必须家庭环境糟糕,最好父母还得个绝症的,然后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一路逆袭,这才过瘾嘛,你吹他有什么意思,要抱大腿你去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