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105节(1 / 2)





  最后好奇:“说起科学滑雪,我记得上次奥运会的时候,不是有个科学骑自行车的拿了奥运冠军?”

  从经理室再出来,天已经黑尽了,偌大的缆车里就坐着六个人,在黑暗中缓缓的下行。

  迎面驶来另外一辆缆车,远远的就像一颗星星般,发出莹润柔软的光,越来越近,直至与他们交错而过。

  杭峰收回视线,转头去看唐隽。

  晚饭还没吃呢,唐隽却无暇顾及,一只手拿着手机,手机里是拍下的施工图,另外一只手拿着笔,在翻开在腿上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这一次不再轻松了。

  他用了很长的时间,甚至有将算到一半的公式划掉过。

  但坐在他身边气息很祥和,能够感觉到他在享受这个运算的过程,愉悦的嘴角甚至都勾了起来。

  缆车很快到了站,唐隽的答案还没有出来,他将笔记本合拢,说:“先吃饭吧。”

  “很难吗?”郑晔瑜好奇地问。

  唐隽说:“还好,我在计算正确路线、更优路线和最优路线,还要结合各种赛场上的意外,因素有点多,所以还要考虑杭峰记不下来的情况下,怎么让他保持一个正确的状态。”

  郑晔瑜噗嗤地笑,挤眉弄眼:“三中的学生,因素多点儿就多点儿呗,难记吗?”

  杭峰:“……”谢谢,有被侮辱到。

  后来,直到吃饭的时候,唐隽解释他的算法,郑晔瑜才闭嘴。

  杭峰头大:“在三个小回转内提速五迈,怎么可能这么精准,第二个大回转要保持60迈的速度过弯,不是不行,但身边有其他对手的情况下,肯定会受到影响。还有……”

  唐隽的手机在餐桌上敲了敲:“所以我才要找出更多的路线,才能保证你能获胜。”

  杭峰压下情绪,“好,你说。”

  “这是我们一开始想要选的路线吧?”唐隽将手机打开,将今天下午本来计划要滑的路线画出来,“这条路线是我们第一眼的选择,我想也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家都会找速度更快的路,而这条路显然很快,只要能飞过树桩。

  但着需要速度。

  成熟的选手可以一眼判断能不能做到,优秀的选手可以凭借技巧拼命完成,但你什么都没有。”

  杭峰嘴巴张了一下,又闭上了。

  被人夸惯,还是第一次被人说自己什么都不是。

  然而这是事实,他无法反驳。

  唐隽看他一眼,就继续说道:“看起来复杂的赛道,大赛组其实已经把路线做好了,能形成障碍的部分按照阶段落,就是3+3+4+2,面对这些障碍,最多选手一定选择的是绕过去,剩下优秀的选手一定会选择各种飞跃。”

  杭峰点头,听说内容:“所有你还有别的想法?”

  “你看这里……”唐隽用手指在平板电脑上一画,“它看起来很难,好像不可能,或许设计者都没有想过,可它确实是一条路……”

  杭峰看向唐隽手指的方向,看了很久很久,继而不太确定地说:“或许可以啊……”

  ……

  “世界野雪单板滑雪极限挑战赛”在杭峰抵达云顶乐园的第三天上午举行。

  杭峰第二天上午又上山了一次,通过设计图纸和肉眼所看见的部分,最后定下了路线,就再也没上山过,闭门在房间里进行姿态训练。

  唐隽怕影响杭峰训练,就去了郑晔瑜房间,杭峰的房门一关就是一天,直到晚饭。

  唐隽进屋期待地看他:“怎么样?”

  杭峰点头:“还行,我不是高山滑雪运动员,也没参加过这类比赛,现在已经能够做到我自己最好的程度,明天就看到赛场上的发挥。”

  唐隽听的蹙眉:“时间太短,不然我就给你做一个路线训练图。”

  “路线训练图?像游戏那种?你还会做游戏?”

  “我可以学。”

  算了,就当自己没问,杭峰无语,只能笑道:“知道什么叫脑内建模吗?类似于复盘,但却是在脑内,这是一名优秀成熟的的运动员必须掌握的能力。就……类似于赛前调整吧,我已经完成了。”

  唐隽也一脸愣愣地看他,好一会儿失笑:“运动果然是我不懂的地方。”

  晚饭后,杭峰接了母亲的电话聊了几句,没到九点就睡下了。

  他躺进被窝里的时候,唐隽也上了床,房间里的大灯关了,只有唐隽那一侧的床头灯亮着,灯下的少年捧着一本书看的很专注,杭峰就问他在看什么,唐隽便轻声将看见的内容读出来。

  拗口的英文发音,十个单词有大半不认识,没过一会儿,杭峰就打了一个很大的哈欠。

  “困了就睡吧。”唐隽头也不抬地说。

  杭峰闭上眼,嘴角微勾,说:“有种老夫老妻的静谧祥和。”

  “……”唐隽扬眉,“难道不是爸爸在给儿子讲睡前故事?”

  “滚。”杭峰被逗笑,翻个身再度闭上了眼,临睡前又用脑子过了三遍路线,睡意才艰难降临。

  第二天早上,杭峰四点就醒了。

  窗帘透出屋外路灯稀薄的光晕,照出唐隽沉睡的侧颜,睡眠质量一直很好的杭峰才发现,唐隽睡觉竟然有抱被子的习惯。

  沉睡的人面朝着自己,侧躺在床上,身上的被只盖了一角,剩下都被他压在身下和腿间,还有一只手臂笔直向前伸出,搭在自己上臂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