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7岁月太长,别轻易嗟叹(1 / 2)





  最开始全职写作的时候,周围的人其实都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后来我在网上稍微有点儿名气,也赚了些钱,大家还是认为我没在干什么正经事儿。等到最近几年网上开始曝光网文作者的收入时,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才真正意识到,我在这行当居然混得还不错。

  常常有人在我面前感慨,说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事情,又问我,有没有想过会有今天。

  我想了想,要说有,也有;要说没有,也没有。

  二十来岁的时候,我做过各种各样的梦,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灰心,对未来的人生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具体的规划。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不知道人生会有什么转折,我们会在某个瞬间以为我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然后在下一瞬间发现并非如此。

  我做装潢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哥们儿——小陈。

  小陈来自村里,他高中毕业后,跟着叔叔学做木工。休息的时候,大家抽烟聊天,他就在一旁听,不怎么插话,但做事情的时候,他却很勤快,从来不会不耐烦。背着他的时候,他叔叔就说,他是可惜了,读书时,他成绩一直很好,高考却考砸了。

  “怎么没复读?”有人问。

  “谁知道!他不肯嘛。”他叔叔说。

  一起干活儿时间长了,我和小陈也就渐渐熟悉起来。

  我又问他:“干吗不复读一年,读个大学多好。”

  他笑得像个学生,说:“那会儿觉得念不念大学,都没什么意思。”

  再过了好几年,他才说:“因为觉得复读很丢脸。”

  当年,他成绩确实不错,模拟考试考过全校头几名,高考却莫名其妙地考到了二本线以下。这落差实在太大,他难以接受。

  其实说完不复读之后,他就后悔了,跟着叔叔当学徒,他更后悔。但少年的心性大概就是这样,后悔也不回头。

  小陈不抽烟,休息的时候,他就坐在桌子边喝点儿茶。主人家里有个读小学的小丫头。小丫头扎两个小辫子,好奇心相当强,我们干什么,她都跟着我们打转,盯着我们瞧。刨木头要看,打墨线要看,不仅要看,还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恨不能趴在木头上看。

  我们这一大群男人里,小丫头最喜欢小陈。谁说小孩子天真?小孩子才最看脸。我们都五大三粗臭烘烘的,只有小陈勉强值得看两眼,而且小陈还很会哄小孩。他会把做木工的工具拿给小丫头玩,还会在小丫头的作业本上画简笔画。小花朵、小叶子、小动物,活灵活现。

  他肯画着玩儿,还肯一笔一笔教小丫头,非常有耐心。我们这群被小丫头嫌弃的老爷们,一边抽烟,一边跟小陈他叔开玩笑:“你这侄子以后给你找个侄媳妇是不愁了。”

  他叔却摇头:“那可不好说。”

  不好说是因为小陈的家庭。

  小陈人很不错,但家境不太好。他来自很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双方也打打零工,没有什么稳定的收入来源。他家里还有一个年长他五岁的姐姐。

  姐姐智力发育迟缓,长到二十几岁还是孩子的心智。她能听懂别人的话,但不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她能乖乖的不闹事,但不是真的懂事,也不是真的理解这个世界。她讲话含含糊糊,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行为举止没什么分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不是因为姐姐有智力障碍,父母也不会生他。

  他父母对生儿子没有什么执念,家庭条件不好,多生一个孩子也难养。可随着女儿渐渐长大,两夫妻就发现了女儿智力有问题,只好再生一个。

  妻子怀着小陈的时候,夫妻二人也有些担心——万一又是个傻子怎么办?幸好小陈越长大越显得聪明机灵,这下夫妻二人才松了一口气。

  小陈跟姐姐感情很好。小时候,姐姐带着他玩,或者说把他当小猫小狗般的玩具,就喜欢抱着不撒手,挨了骂也要亲亲这个弟弟。等到小陈稍微大一点儿了,就轮到他带姐姐,所以他很会哄孩子。

  如果姐姐没有智力问题,这大概会是很让人羡慕的一对姐弟。但按照他姐姐这种情况,他们感情越好,将来姐姐越是个包袱。因为感情越深,越不能放手不管。

  “他还让他爸妈别给他姐找对象。他以后寄钱给家里养他姐。人是好人,有情义,可谁家肯让自己闺女这么过呢?”

  “那也不好说。”

  我们嘴上这么敷衍,心里却也这样想,没有哪户人家肯让自己的闺女嫁这样的男人,而且年轻时候讲的话,总不能句句都当真。

  后来,小陈学了两年木工,辗转学做家具了,再后来又进了一家挺大的家具厂。他脑子聪明又勤奋肯干,听他叔叔说那家具厂的老板很看好他,还想收他做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