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章(1 / 2)





  就像演员演戏,观众只注意到演员,但实际上灯光、构图以及背景音乐等等都非常重要,有了这些因素,才能有好看的画面。而唱歌也是一样的,歌手的嗓音和歌声只是一部分,编曲、配乐、和声等等,有了这些因素,才能使一首歌听起来好听。

  “你可以歌影双栖了。”

  “算了吧。”陆凌恒笑笑,“就我这唱功,还是别丢人了。”

  转眼车开到了约定见面的饭店。他们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十分钟,但是制片人和导演为了表现诚意来的更早,已经在包厢里等着了。

  一进门,陆凌恒看到房间里的一个老头,顿时眼睛一亮:“郭导!”

  那是制片人新找来的导演,郭川。郭川今年已经六十岁了,身材矮小,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大概是为了今天和投资商见面要打扮得隆重,所以穿了一身西装,但是西装的款式已经很老了,而且不太合身,他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还要老上几岁。

  被陆凌恒点名,郭川忙站起来:“沈总,小陆,你们好。”

  制片人柴芸也热情地迎上来跟他们握手问好。

  几个人寒暄了一番就入座了,陆凌恒很热情地说:“郭导,我很喜欢你拍的电影,我是你的粉丝。”

  郭川受宠若惊:“我?真的?”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知道郭川,因为他现在已经过气了。十多年前郭川也是辉煌过的,拍了不少文艺片,但是那时候内地的电影市场并不繁荣,盗版满天飞,很多影业人混不下去被迫转行了。后来市场好起来了,郭川又没跟上商业片模式的转换,就被排挤到了边缘,这些年来接点乱七八糟的项目糊口。

  昏君这个项目剧本虽然不错,但是好剧本没有好导演也是拍不好的,陆凌恒知道这个项目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哪个导演来导这部片子。一个获得过奥斯卡影帝的演员曾经说过,一个演员的水平再好,也超不过他的导演,导演的上限决定了演员的上限。知道是郭川接了这部电影以后,陆凌恒才有了进一步接洽的想法。

  陆凌恒说:“我很喜欢您导的《千里》和《力挽狂澜》,以前上学的时候反复看过好几遍。”

  郭川本来以为陆凌恒只是跟他客气客气,听到陆凌恒说出他自己的得意作品,他的脸上才终于笑开了花:“没想到你们90后也会看这么老的片子。”

  陆凌恒赧然。表弟比他小几岁,如今被人当成90后,还真是有点老黄瓜刷绿漆的羞臊。

  几分钟后,昏君的编剧也来了。那是个四十几岁的女人,名叫谢喻。她一进门,发现所有人都到了,顿时慌了,忙不迭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迟到了。”

  “没有。”沈博衍看了下手表,“你很准时。”

  这下所有人都来齐了,沈博衍点了几个菜,大家就开始开会。

  昏君这个剧本是谢喻写了五年才写成的。她跟郭川的经历有点像,她也是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混出头。她的编剧功底很深厚,对于故事的节奏和矛盾掌控力非常强,对于人物的内心也挖掘得很深,没有一个角色是简单粗暴的,都有他们的立场和合理的情感。但是她最大的问题是创作的剧本不够商业化,在这个浮躁的市场里难以生存。

  现在的市场比较畸形,大家都在喷电影院里都是烂片,故事狗血,人物剧情简单粗暴,就靠大场面和大腕明星来撑场。但是偏偏就是这种电影卖的最好,甚至故事越雷,骂的人越多,看得人也越多,甚至有些剧组直接就拿雷当做卖点,观众想知道这片子到底有多雷纷纷掏钱去看。投资商都是朝钱看,什么片子只要能赚钱,投资商才不管口碑怎么样,一股脑都往里投。就像商品一样,有时候群众买商品,实际上买的是营销,已经不是商品本身了。而能够静下心好好讲故事的人,因为收益太低,风险太高,也已经被排挤到边缘化。

  一部小成本影片,因为投资少,片酬也就少,请不到大腕明星,场面也不宏大。这样的剧组往往人脉和资源也都少,在影院连排片都拿不到,又要如何与商业大片抗衡呢?

  谢喻写了很多故事,没几个卖座的,唯一一个卖的比较好的是《太平公主》,是剧组另外请了个很有名的擅长狗血的编剧改了她的剧本,把一个好好的故事改成了霸道总裁和傻白甜女主觉得爱情故事,人物和逻辑都被扭曲了,结果她还拿不到编剧的第一署名,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籍籍无名。

  现在这样一群人凑成了这么一个班子,换了谁都不会看好这部片子,要是没有沈博衍,这个项目很可能就要流产了。

  沈博衍清了清嗓子:“那我们开始吧。”

  第七十三章

  昏君这个剧本其实是架空的,编剧套了个五代十国的背景。

  皇族有三位兄弟,分别是太子离、皇子永、皇子卫,小时候关系很好,因为朝堂争斗,皇后被赐死,太子离失势被软禁,好几次差点被人害死,幸好宫中的宦官对他颇多照顾,几次三番救下了他的命。在这期间,皇子永差点继承皇位,后来皇帝驾崩,朝臣出于政治目的还是把太子离推上了皇位,卫在他身边辅佐,永逃出宫外。

  离即位以后重新当日救过自己的宦官,而自己沉湎酒色不理政事,导致宦官弄权,天下大乱。卫是贤良之人,一再劝诫离,离充耳不闻。永则野心勃勃,一直在外招兵买马,打算卷土重来。

  离是个懦弱但善良的人,他之所以成为昏君,其实是在逃避。他知道宦官为祸,但是因为宦官对他有恩,所以一直包庇。最后在卫的劝诫之下,离知道他的纵容实际上害了很多人,设计剿灭了宦官集团,自己也生无可恋,但是他认为永不适合当皇帝,他最后设了个局,让卫领了一切功劳,得到众臣民拥戴,并杀了他这个昏君。

  陆凌恒很喜欢剧中的一些细节和对人物的刻画。

  大太监荣虽然贪财好权,但他是真心爱离的,他将离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当他发现离要除掉他,他挣扎过,但最后他为了保住离的性命还是放弃了。最后他喝下毒酒,死在离的面前,离含着泪对卫说:“他不是好人,但是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心对我好的人。”

  还有卫斥责离不顾天下百姓的时候,离反问他:“天下百姓,与朕何干?朕顾他们的死活,他们顾得了朕的死活吗?当日朕数次临死,是宦人一再救朕。朕快冻死之时,是宦人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朕穿;朕快饿死之时,是宦人割自己的肉以饲朕;朕中毒濒死,是宦人不顾自己的性命为朕吸出毒汁才勉强保住朕的性命。那些当日要朕死的人,如今成了贤臣,一心为朕的人,却是佞臣。这世上固然有情义理法,于朕而言,朕顾了情义,却只得亏了理法。”

  最后离死在卫的面前,卫说:“你是个好人。”

  离说:“我或许是个好人,但我不是个好皇帝。好人做不了好皇帝,只有圣人才能做。上了这高位,就不能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和亲疏远近。我把这担子交给你了,愿你成为明君。如有明君治世,或许这世上情义理法便能共存,如我这般的人,也可少些。”

  在《昏君》的剧本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端看从谁的立场去看。好的编剧就是能掌控人的情感,在剧本中上一刻你还觉得这个人可恶至极,下一刻又觉得他可怜可爱。

  饭桌上,众人讨论了一下各自的想法,沈博衍觉得这个电影项目可行,投资应该能控制在几百万以内,风险不大,所以也就痛快地表示了态度,接下来就可以拟合同了。

  而制片人和导演对陆凌恒也很满意。郭川柴芸都看过他演的《刀锋》,对他的形象和演技表示了肯定;再则他们也知道陆凌恒接下来要上的项目,陆凌恒的人气正在稳步提升,如果《姜门飞将》能大爆,他晋升二线不成问题,如果能成功加盟《大武林》,那地位和人气就更高了,以《昏君》剧组的预算,请不起大腕,能有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上升期艺人挑大梁,对于剧组而言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一切谈妥之后,《昏君》剧组就开始进入流程了。

  没多久,陆凌恒又接到了马瑜的通知,告诉他他顺利拿到了《大武林》中汪凌的角色,准备跟剧组签合同。但是在正式进组之前,公司给他安排了近一个月的封闭训练,请专业的老师来为他设计动作,进行形体训练以及武术指导。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陆凌恒跟沈博衍正在家里看电影,陆凌恒挂了电话就把这件事告诉沈博衍了。沈博衍快气死了:“一个月封闭训练?家都不能回?凭什么不能请老师到家里来训练?”

  陆凌恒好笑地摸摸他的头发:“别闹。”

  啪在陆凌恒脚边的小公狗好像也听懂了,突然站起来,两只圆滚滚的眼睛瞪着陆凌恒。可惜拜哈士奇二逼的长相所赐,陆凌恒从它脸上看不出分别在即的伤心,反而看出了“噢耶主人终于滚蛋了我是不是可以肆无忌惮拆家了”的欢脱感。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演好一个角色,演员在背地里下的苦功观众是看不到的。也不是看不到,观众能看出好坏,却不知道这好与坏之间差得绝不是天赋这么简单。圈子里有位著名的男演员,拍水中戏,拿到了潜水执照;拍武打戏拿了全国拳术冠军;拍围棋棋,围棋升段。想要在这个圈子里走得长远,机遇天赋固然重要,不敬业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道理沈博衍也懂,可是陆凌恒要是拍戏他还能去探班,封闭训练就见不到面了,他心里实在不好受。

  “我们去度假吧。”沈博衍突然说。

  “啊?”陆凌恒为他突如其来的想法吃惊,“度假?”

  “对!”沈博衍委屈地说,“咱们连蜜月都没度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