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2 / 2)


  天色阴沉,雨水一直不停,半个月以后洪水涨了起来,之前是一会儿大雨一会儿小雨,偶尔中间还歇歇,洪水就一直没有涨起来,现在洪水真的涨了起来,不少人家,带着粮食已经上山,之前周玉兰就在山上找了几个天然的大洞,可以容纳人进去的,周家的兄姐,还有唐家的兄妹都跟着上了山洞,那里地势高,几个山洞相隔的不是很远,大家也能相互照应。

  到今天为止,村里已经只有周玉兰一家没有搬走,就是她的两家亲家也搬到山上去了。周家的山坳前堆满了装满的沙袋,山门禁闭,外面的洪水已经蔓延进村。

  县城里面也到处都是水,很多人没有提前跑路的,在睡梦中时,洪水已经进屋,之后就是一晚上的兵荒马乱,到处逃窜。

  “娘,我们真的不走吗?”唐秀敏拉拉娘的手悄声问道。

  “不走,你侄子还小,二嫂又挺着大肚子,去到山上也是很麻烦的,当然不能走,放心吧,家里不会有事的。”周玉兰摸摸小闺女的头发,让她放安心。

  “嗯,敏儿相信娘。”敏儿最崇拜的就是自己亲娘,家里能有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娘一人创下的。别看她小,可记事了,从家里发家开始,每一件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小姑娘现在的性子很像周玉兰,她也有刻意跟周玉兰学,学多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差不多的性子。

  前几天娟儿还问怎么不让舅舅伯伯们住家里,可是敏儿压根不问这么蠢的话,在她看来亲戚相互帮忙是有个度的,娘帮他们已经找好出处,也帮他们打理山上的很多事情,哪里还要住在自家,万一家里没有保住,到时一样要上山,慌乱之下亲戚们没有照顾好,出点什么事,这要怪谁,到时可能还成仇人,好心得不到好报。

  站在高山,很多人看见到处都是一片汪洋,水中还漂浮着很多牲畜的尸体,到处是杂物漂浮在水中。

  洪水始终没有进到山坳里面,高大的山门和巨量的沙袋阻隔住洪水。

  “好险,好险啊。”周老爷子爬上山坳的山坡看见山坳外的情况,回到家里不停的说好险,当初唐周两家的亲人上山的时候,周玉兰没有把握,要把四位老人送上山去,可是四位老人死活不去。要留下来。

  一家人在家里闲着,都在帮周玉兰制作中药丸,这是为洪水退去之后的瘟疫做准备,周玉兰只说这是在锦州府置办儿子聘礼时,买回来的几个药方,她早就和家里人说过大旱之后必有大涝,这点大家都知道,也不怀疑她会事先准备。

  这几年她一直有收集药材和自己上山采药材的习惯,家里除了粮食,干菜,泡菜,酸菜之外,就数药材最多。

  除了怀孕的二儿媳潘慧芳不碰药材之外,全家都帮忙,有的用药碾不停的碾药,就是三个认真学习准备明年下场参加科考的儿子,每天也会抽空帮忙。

  “爹,以后别爬上去看了,万一摔了咋办?”周玉兰说了亲爹两句,她是真不放心,亲爹现在跟个孩子似的,一点也不让人省心,好动的很。

  “哎呀,不会有事的,我的身体好着呢,爬一会儿没事的。再说我都抓着周边的树在爬。”

  “老头子不许再爬,摔倒还是要我和闺女伺候你。”

  周老太太一锤定音,强行不让老爷子再爬山。

  “行了,不爬就不爬,我在家带我重外孙,是不是啊小糖糖。”

  “是。”小人儿不知道为什么太姥爷说话会搭上自己,但是他还是很给面子的说了一声是,周玉兰轻轻的刮了一下小家伙的鼻子,“小精怪。”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天使说我晒聘礼那一场太炫富,想想也是,想想应该是当时脑抽了吧,忘记当下所处的时间段,不好意思,将就看吧。不过不能人身攻击哟,么么哒,爱小天使们。

  第75章 一窝老实人20

  山上的日子枯燥担忧, 不少人住在一起,周家, 唐家,蒋家, 潘家四大家住在周玉兰给他们找的最好一个山洞里面, 之前就让家里的下人们收拾的干净清爽, 还搬来不少简易的木床以及搭了四个简易的灶台,四家都是单独开火做饭,这个山洞够大, 还住了不少蒋, 潘两家的下人, 好在两家的下人都不是很多的那种,要不真的还住不下。

  四家算是勉强能共处, 周, 唐两家多少有些拘谨,蒋家人还是比较好相处的,都是知理的人。潘家是乡绅, 家里的人素质多少有些参差不齐, 潘家三儿媳齐氏在一边不耐烦这山洞的生活, 不停的吐槽:“郑姐姐(唐家康媳妇儿),你说你们三婶是不是故意的,让我们住在山洞里面,自己住在大宅子里面吃香喝辣的,是不是怕我们占她们家便宜, 才不让我们住她们家,她真是多虑了,我家不缺粮食,够吃的。”

  周家人她是不敢说,那是周玉兰的娘家,肯定要打抱不平的,唐家的儿媳就是她的目标,她不想待在山洞里面,想住在山坳的大宅子里面去,可是雨还在下,洪水还在肆虐,家里是回不去的,她现在洗个澡都不方便,真是不愿意住在这里。

  小郑氏啐了齐氏一口,“你说什么呢?我家三婶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住在下面她也没有把握能挡住洪水,到时万一洪水真的冲进去,到时你怪不怪她,是不是也要她负责任,你真是白眼狼一个,大宅子盖好以后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她能让大家跟着出事吗?你做人要有点良心好吗?”

  小郑氏不是一个软弱的女人,性格泼辣直爽,她之前也有过嫉妒,嫉妒三婶家里一下子就富了起来,自家还是没有什么起色,可是后来几年,三婶和堂小叔子都一直帮助自家和二叔,小姑家里,爷奶也被三婶接到大宅子里面去住,自家确实少了很多负担,特别是在灾荒年间,她也不是那不识好歹的人,后来也知道三婶是个厚道人,只要你不要去惹她厌烦,还是很好相处的。

  潘家当家主母是潘氏的亲娘,哪里会给自己闺女拉婆家的仇恨,她刚好走到洞口,听见那败家儿媳说的鬼话,“齐氏你胡说什么呢?长辈做的决定,哪儿轮得到你质疑,再胡说八道你给我滚回你娘家去,吃不了苦就滚,没人让你在这儿遭罪,老三滚过来,管管你家的败家娘们儿,再不管就上天了,我们潘家都快装不下她……。”

  虽然是亲生的儿子,但是儿媳可不是亲生的,那比上自己的亲闺女,罗氏气呼呼的用手指戳三儿媳的脑门,恨不得戳穿了事,不知道感恩的东西,要不是亲家找了这个山洞,他们家里也得收拾行李,出去逃难。外面这几年一年比一年艰难,到处都是打砸抢,还有饿极食人肉的,他们这里可是多亏地下泉眼涌上来的水,才堪堪度过艰难的灾荒年。

  要不早就离开老家不知道去到哪儿了,要知道不管有多少家底的人,只要经历了逃难,家底要出去一半或者大半,潘家也不是豪富之家,就是一个乡绅。假如逃难,家里的家底要掏空一多半,到时自家可能就是稍稍富裕一点的农户,不可能再有现在的风光。

  “娘,我说错了吗?就是不想我们去住,就是怕我们吃住,看看唐家大宅有进洪水吗?他们不是住的好好的。”

  齐氏郁闷的要死,老太婆怎么这么蠢,她就是不想受苦受难,婆媳的争吵,吸引四家的人都围在洞口看热闹,潘老爷只是对三儿子说:“老三你要是也管不住齐氏,就给我休了,我家不要白眼狼。”

  “是。”潘老三走过去对着齐氏大吼:“滚进去,再说你就一个人下山住,我们老潘家供不起你这尊大佛。”

  齐氏没有想到她一直能拿捏的住的人,居然还吼她,不敢置信的看着潘老三,娇气的指着潘老三:“你……你……”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唐家和周家的人,都远远的退到一边,一点也不想看到齐氏,还在想,潘家老爷和夫人怎么眼瞎给儿子娶进来一个搅家精,一看就是个麻烦人,以后家里指不定会搅和的天翻地覆。

  蒋家只是听听看看,也不吭声,他们这几年跟着亲家也是发了点灾荒财,在京城也置办了两套宅院和两个庄子,两个铺子,得亏是闺女中间牵线,才有在京城的家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蒋夫子也希望自家的儿孙能往京城发展,一国之都,京师重地。肯定比窝在曲县这个小地方好,曲县是老家,是祖宅,等孩子们老了回来养老。

  蒋夫子自己没有雄心壮志,还是希望后辈们能有凌云之志。

  山上吵翻天,周玉兰却什么也不知道,她每天看似悠闲自得,但是脑海中一直绷紧一根弦,不敢松懈。就怕洪水冲进来。

  洪水涨涨又退,退下去没有两天又涨起来,山上的人也很焦虑,周玉兰也是一样,唯一不用担心的就是小糖糖,每天像个开心果一样,家里的四位老人就靠他,才能绽放一些笑颜。

  三个月的紧张担心,终于等来了洪水尽数退去,天空彻底放晴,所有的人在山上多住了七天以后,看着真的不再下雨,才下山,凤山村的本村人,这几天一直有下山收拾还没有被洪水泡垮的家,唐,周,两家的房子都还有一些没有垮,收拾收拾还是可以住的,他们家里的家具一些用得上的东西,早就在洪水来临前都搬到了周玉兰家里,也算是没有多少损失。

  县城的蒋潘两家这七天也有家里的下人回去收拾,现在也可以直接搬回家,他们都很多东西也是搬到周玉兰家里保存的,七天的时间,周玉兰给他们提供不少药粉有消毒和驱虫的药粉,凤山村的每户人家,周玉兰也全部送了,还强制他们一定要按她说的做,凤山村现在用水都是到山坳的周玉兰家里挑,这里水井多,外面河水和别家的井水都是不能喝。

  有周玉兰的细致安排,凤山村没有遇到一个生病的,周玉兰不想村里有人生病,只要村里人生病,以后就很难控制,到时很难不传染到自家,自家还有孙子孕妇。一点也不敢粗心大意。一场洪灾,很多居无定所的难民们倒是全数离开,只有早早在曲县附近定居下来的难民们,没有离开,很多人都是躲在山上的,等到洪水退下来的时候,才跟着下山。

  瘟疫如周玉兰预料的那样,不少人感染了瘟疫,没有大夫敢去救助瘟疫患者,周玉兰带着三个儿子在凤山村去县城的官道上搭了几间茅棚,收诊瘟疫患者。

  “家安,加大火。家平多煮几锅。”

  “是。”兄弟俩齐齐应答,唐家顺三兄弟现在全力帮助娘一起救助瘟疫病人,很多人都不理解,蒋夫子却明白亲家为什么这样做。

  不少病人的家属在边上看着病人多,自动的在边上帮助搭茅棚,收留病人,唐家大宅子里面现在全是蒋灵珠在管,即使家里即将生产的潘氏,周玉兰也没法管,还特意接来接生婆在家里常住,就是怕万一晚上发作要生怎么办?周玉兰母子四人也不能回家住,都住在简陋的茅棚里面。

  曲县管辖的很远地方都有人前来,县城的人不管有没有生病的人,都喝一碗周玉兰熬的预防汤药,谁能想到这场来势汹汹的瘟疫,在曲县居然一个人也没有出问题,除了生了一场病,无人死去。全靠周玉兰母子四个日夜忙碌不停熬药,曲县县令俞知县也一直让衙门协助周玉兰,不断提供药材,全县可以收刮的药材,全部尽可能的收刮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