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2 / 2)


  这次山坳虽然收成不是特别好,可是也不错,对于荒地来说很不错了,本来时间上也不对,当初周氏要种,他还强烈反对过。现在想想也是,到底不算太迟,还是有收成的,第一年也不能白白荒在那里。他没事就喜欢到专门存放粮食的地方转转,家里有粮心里才不会慌。

  周氏还命家里的下人悄悄在大宅子里面挖了不少隐秘的地窖,藏了不少粮食。他虽然不知道周氏为什么不卖粮食,但是还是没说什么。

  年底了,周玉兰给每家至亲都准备了年礼,自己娘家当然是不用说的,还有婆家的三家也是一样的,盖房子的两个月,小姑子和妹夫也是一直在帮忙的。

  今天家里杀猪,是在族人家里买的几头家猪,除了送礼,其余的她打算全部熏制起来,明年大旱,留着自己吃。

  唐翠花一家也被请回来了,唐翠花就嫁到本村的异姓王家。“三嫂,家里买这么几头猪,吃的完吗?”

  “吃不完,送年礼要送一些,其余的我打算全部熏制起来,明年还可以继续吃,这腊肉腊肠我喜欢吃。”

  “也是,现在家里人多,不怕吃不完。”

  托自家三嫂的福,她在婆家的地位比婆家大嫂还高,要知道以前婆婆待她也就一般,不虐待也不是很喜欢,只喜欢大嫂,那是婆婆娘家的侄女,待遇当然不一样。可是现在家里都有些巴结她,知道自己三哥家里发达了,虽然三哥已经不在了。但是她还有几个侄儿,三嫂也没有改嫁,待自己爹娘比以前更好了。以前也不是不好,只是家里条件有限,想好也好不到哪儿去。

  现在爹娘跟着三嫂住,她回娘家不再是去大哥家里,而是回三嫂家里。

  每次全家吃团圆饭,三嫂都派人来请她们小家一起回去吃饭,她公婆到现在还不给儿子们分家,还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只有她们小家可以时不时的到三嫂家里改善伙食。

  她闺女和儿子都跟着长了不少肉,也不再黄皮寡瘦的。

  “小妹,这几天你带着孩子们都回来吃饭,别让我再去请,孩子们白天就让他们待在我家,刚好可以跟着娟儿学着认字,娟儿的老师最近提前给她们放了年假,。”

  “放这么早,家顺兄弟几个不是还在读书,娟儿她们姐妹咋就放了年假。”

  “嗨,姑娘家家的又不考科举,当然放的早,马上就要猫冬,来回也不是很方便,她们放假在家里一样可以学习,还可以练练绣活。我已经让大哥二哥家里的家福,秀英还有我娘家小些的侄儿侄女都过来,跟着学认字,不求别的,只求以后认字明理,至少以后可以在城里谋一份差事做做。”

  “行,我让他们每天都过来。跟着娟儿学认字,只是不会耽搁娟儿自己学习吧?”

  “不会的,她也不打算当才女,还有她们那儿有绣娘教绣花,比我们这些人绣的好了很多,你让桃儿跟着好好学学,以后学好了在婆家也是说得上话,做的了主的。”

  “嗯,我都听三嫂的。”

  这样的好事她当然愿意,除了自家人,别人哪会愿意。还是自己娘家好,以前三哥就最疼她,两人年龄相差的不远,关系也是最好的,现在三哥不在了,三嫂对自己也比那两个嫂子好。大嫂二嫂即使像三嫂一样发财了,对待自己也不会有这么好。

  周玉兰只是想着帮着儿子们和他们这一代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搞好关系,一个好汉三个帮,能紧紧团结在一起,在古代这也是一股力量。

  不能和官府力量比,可是和普通人在一起,这也是震慑他人的一股力量,现在不能肯定三个孩子以后愿意干啥,但是自家这股力量必须稳住。

  来了这里一年,这些亲戚和孩子们性情怎样,她心里还是有数的。如果都不咋地,她也不会操这个心,看着都不错,也不是什么奸滑之人。伸伸援助之手,拉拔一下他们也没有什么,未来几年可是很艰辛的几年,当然得大家团结在一起,她不打算逃荒,当然得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行。共同度过这几年,外面是饿殍满地,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单身的人走在偏僻的地方,都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人杀了,然后被饿极的人吃掉。

  上世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到处都有。

  今天,周玉兰带着两个闺女坐着马车,后面还跟着一辆牛车,堆满了东西。到隔壁村上岭村娘家送年礼。

  自家有马车就是好,坐在马车里面不用吹寒风,外边赶车的是薛大,还是有功夫底子的人。兄弟两个带着媳妇儿孩子被主家卖了,主要还是兄弟俩耿直,得罪了府里的管事的,这才被陷害,被卖。

  薛大现在觉得被卖反而是好事,跟着现在的主子可比以前的主子好,虽然以前的主子有权势,现在的主子就是一个小地主,但现在的主子一家人都很好,对他们这些下人从不打骂,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也是顶顶好的,都是单门独户的小院,主子宅子里面的事情也不多,每天大家分工做自己分内的活,做完主子就不再管他们,让他们自己回去做自己的活,主子给他们每户都一亩地,可以分一些出来种菜,剩余的一些种点粮食。

  他们吃饭这些是不用自己出,可是自己要是种点也是可以的,主子也不限制这个。还能自己花钱买小鸡仔自己养鸡,只是这养鸡就不能用主子家里的粮食,得自己想办法。

  对于这样的生活,他觉得心安,也很喜欢。

  “哟,这又是来老周家的吧?”

  “应该是,看这赶车的人,来老周家好几次了。”

  “你们看后面还跟着一辆牛车呢?”

  “好多东西,这是老周家小闺女回来送年礼的吧?啧啧啧,真是发财了,送老多东西。”

  “嗯,我去凤山村看过,周家小闺女盖房子的地方可是老大老大的,整整一个山坳全部买了下来,那山坳口全部封死,建了高墙,还按上了大门,推都推不动,像是一个山寨一样。”

  “老周家有这么一个出息的闺女,跟着享福咯。”

  “是呀,谁现在别周家的日子好过,兄弟俩住的屋子全部换了瓦顶,还加厚的墙,只差没有重新盖过,这都是沾的他们妹子姐姐的光。”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挥动手指点击收藏一下山山的作者专栏,顺便收藏一下山山的预收文,拜托拜托拜托,爱你们!

  第66章 一窝老实人11

  周玉兰还没有到娘家门口, 她家的父母哥哥弟弟全部知道她回来啦, 村里有些看热闹的人, 抄近道去了她家, 告诉他们。

  “吁,夫人到了。”

  “嗯!”

  薛大跳下马车, 在下面放了一个凳子,母女三人才出来下车, “爹娘,怪冷的天, 站在外面干啥, 不怕冷啊?”

  “我闺女回来,还冷什么,不冷。”周老太太乐呵呵的,她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心,心情也不错,走过去牵着自己闺女的手, 高兴的呵呵笑。

  “姥姥好,姥爷好。”娟儿和敏儿乖乖的给二老问好, 接着就是舅舅舅母们还有表哥表姐们。

  姐妹俩现在脱胎换骨一样, 和普通农户家的姑娘就是很不一样, 十足的大家闺女样。

  老太太看着就欢喜, 满心满眼的都是自家外孙女。

  男人帮着薛大和赶牛车的陈石头一起搬东西。

  他们还不习惯看着薛大他们做事,自己干看着,都是老实的农户, 思想还转换不过来。

  “娘,我给您和爹做了一套新棉衣,还有两双皮棉鞋,在外面走也不会沾湿鞋子。老了就该享福,别老是舍不得,放在箱子底下压箱底。”

  周玉兰最怕一些老人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把儿女孝顺的衣服鞋子这些一直压箱底,到死都没有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