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142节(1 / 2)





  冬季赛季即将开启,村子里不仅仅被游客光临,还有一些国家的职业滑雪队,但是在这遍布身穿滑雪服的街道上,很难分辨对方的身份。

  即便是“人脸扫描机”程文海,也没指着谁的脸大叫一声。

  毕竟有名的运动员只有那么几个,更多的是在比赛里连决赛到进不去的普通选手,体育竞技热血,但也有着其独有的残酷。

  他们认不出别人,别人也认不出他们。

  包括何宇齐。

  村子不大,转了半个小时就回到了宾馆,程文海伸了个懒腰:“都没看见什么大神,马上比赛,他们不来训练吗?”

  何宇齐说:“在别的雪场训练吧。”

  “这里很多雪场?”

  “四……五十个?”何宇齐不太确定,“还有很多高山和越野的职业运动员会住在基茨比厄尔,那是世界第一雪场,举办过将近80场的世界锦标赛,雪的质量非常好。”顿了一下,何宇齐又说,“不过周边也不差,具体你们明天就知道了。”

  “期待。”程文海搓手,目光看向宾馆,落处却是宾馆后面的雪场。

  余乐也满心期待,滑雪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他的职业,如今已经变成了他的兴趣爱好,让他对每一次的训练都充满了期待。

  ……

  这天晚上他们睡的很早,奥国和华国有7个小时的时差,不算特别难倒,一觉睡上10个小时,时差就倒了大半。

  余乐醒过来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却再睡不着了。国内现在“夜游”的人应该还没有睡下,但余乐的父母朋友都有非常标准的作息习惯,余乐找不到人聊天,就翻看国内的新闻。

  网速很慢,看视频打不开,看图片的小菊花也要转上半天才能刷出来,只能阅读一些文字类的消息。

  余乐看的难受极了,最后打开国际版的微博才稍微好一点。

  京城比赛之后,余乐也算是火了一把,毕竟是拿了个全国第一,再加上他身上具有的话题性,第二天就上了一把热搜,第一次冲进前十名,也为他带来了大量的粉丝。

  还有一些媒体记者频繁打电话到雪协,想要约余乐的采访,都被余乐让柴明给挡掉了。

  他不是不喜欢名气大作的感觉,只是单纯不喜欢自己被媒体舆论裹挟罢了。国内媒体或许没错,但依旧透着一股他不喜欢的“捧杀”危险。说他胆小也好,谨慎也罢,在被加入“跳水失败集锦”后,他对媒体舆论始终有种警惕感。

  再说,炒作名气在他看来是越发的无聊,有那时间,他情愿从雪坡顶上滑下来,挑战更多有意思的赛道,让自己的世界排名往前挪一挪。

  余乐上了微博,不敢再去点私信,也没看自己平台下面的留言,但他知道该为这些喜欢自己的人做些什么。

  站起身,走到窗户边上,对着那片雪山拍了一张照片。

  很漂亮的一张照片,天还没有亮,但有光从山的那边浮出,为雪山勾勒出一道朦胧的光,山脚下的路灯还亮着,雪场外围也被白色的灯围了一圈,远处的迷蒙和近处的光将这张照片一分为二,意境十足。

  传到微博上,留下文字。

  【异国的清晨,我的世界征程从这里开始……】

  发送。

  不再去看大家会说什么,他放下窗帘,转身去洗漱。

  再出来的时候,程文海也起来了。

  “你刚刚发的什么?”

  “微博。”

  “那我也发一个。”

  程文海个人平台的粉丝也不少,性格使然,他很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里点点滴滴到平台上,有时候一天发五六个微博,还很喜欢在评论区里和粉丝聊天。

  这样性格的博主,不管成绩怎么样,至少他是个爱互动的,粉丝增长的数量也很快。

  不过程文海发了微博后,洗漱回来再拿手机一看,就“哈哈”地笑了:“乐儿,他们说咱两怎么又发了一样的照片,是不是又住一个屋里了,让我放过你,给你一个正直的机会。”

  “什么?正直什么?”余乐没明白。

  程文海摆摆手,不再回答,嘿嘿地怪笑着,拿着手机就是噼里啪啦的一阵敲。

  两人收拾完,下了楼去,才一推开餐厅的门,就闻到了食物的味道。

  是面的香味。

  余乐动动鼻子,深吸一口,由而确认,锅里蒸的是馒头。

  然后胃里就开始反酸了。

  滑雪国家队那边太爱做面食了,他唯一能够无碍接受的面食就只有油条和饺子,早上他更愿意吃一碗挂面。

  但国内有得选,出了国,恐怕就只能将就了。

  这样的念头在脑子里转了一圈,看见他们进屋的路未方就说:“余乐你吃面是吧?昨天晚上的牛肉我留了一碗给你做卤子,可以不?”

  余乐忙不迭地点头,撸着袖子上前:“需要我做什么吗?”

  路未方的狐狸眼弯弯眯着,对余乐笑:“想干活儿,那就自己打佐料,我去烧水。”

  “好!”

  又过了一会儿,斐清河也下来了。

  不像是才醒的样子,一进来就钻进厨房里忙活,搅动大锅里的米粥,再看看馒头的火候,娴熟的模样,那馒头估计就是这两人早早起来,一起做的。

  余乐打完佐料,问:“不请厨师吗?都你们做?”